敔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554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1 畫

7 畫

左右結構

12512513134

yǔ,yù

jyu5

1864.0

U+6554

E69594

MROK

GKTY

敔字概述

〔敔〕字拚音是(yǔ,y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敔〕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吾攵)組成。

〔敔〕字倉頡碼是MROK,五筆是GKTY,四角碼是1864.0

〔敔〕字統一碼UNICODE是U+655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5940,UTF8:E69594

〔敔〕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敔的意思

yǔ ㄩˇ

基本解釋

古代打擊樂器,奏樂將終時,擊之使演奏停止。

詳細解釋

名詞

古樂器 。又稱楬。形如伏虎,奏樂將終,擊敔使演奏停止敔,禁也。一曰樂器,椌楬也,形如木虎。——《說文》敔,衙也,衙,止也,所以止樂也。——《釋名》

an ancient music instrument;

敔的國語辭典解釋

yǔ ㄩˇ

詳細解釋

囚禁。

《說文解字 · 攴部》:“敔,禁也。”

樂器名。古代的敲擊樂器之一。以木製成,形狀像趴著的老虎,背上裝有二十七個金屬片,用以停止音樂的進行。《書經 · 益稷》“下管鞀鼓,合止柷政”句下唐 · 孔穎達 · 正義:“樂之初,擊柷以作之;樂之將末,戛敔以止之。”

敔的兩岸詞典解釋

yǔ ㄩˇ

詳細解釋

古打擊樂器名。木製,形狀像伏虎,背上裝有二十七個金屬片,雅樂將結束時,敲擊使停止。也作“”。

弄玉吹笙,寒簧擊敔(《紅樓夢‧第七十八回》)。

敔字的翻譯

gavel

Yu (Musikinstrument der chinesischen Antike)​ (S, Mus)

ギョ 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