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ì sōu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555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7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512343134

chì,sōu

cik1

5894.0

U+6555

E69595

DLOK

GKIT06 SKTY98 GKIT86

敕字概述

〔敕〕字拚音是(chì,sō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束攵)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敕〕字倉頡碼是DLOK,五筆是GKIT06 SKTY98 GKIT86 ,四角碼是5894.0

〔敕〕字統一碼UNICODE是U+655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5941,UTF8:E69595

〔敕〕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敕的意思

chì ㄔˋ

基本解釋

帝王的詔書、命令。~命。~書。~封。奉~。宣~。

告誡。申~。戒~。

古同“”,整頓。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攴( pū ),束聲。本義:告誡,囑咐。

2.同本義。

,誡也。 《說文》天之命。 《虞書》

敕曉(告戒曉諭);敕諭天下(朝廷告諭全國);敕戒(警戒,教誡)

admonish;

3.通“”。整治;整飭。

既匡既 《詩 · 小雅 · 楚茨》君子以明罰勅法。 《易 · 噬嗑》身齊戒。 《漢書 · 禮樂誌》懼餘身之未 《後漢書 · 張衡傳》

敕法(整飭法令);敕設(整飭周備)

put in order;

4.委任,任命 。

敕目(任命官員的名單)

appoint;

5.皇帝下命令 。

敕賜(皇帝命令賜與);敕許(敕命準許)

order imperially;

名詞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詞(漢時凡尊長或官長告誡子孫或僚屬,皆稱敕。南北朝以後專指皇帝詔書)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白居易《賣炭翁》 又

敕書(皇帝行文給臣僚的文書);敕命(皇帝頒賜爵位或物品的詔命);敕符(書有皇帝命令的憑證)

imperial;

敕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ì ㄔˋ

詳細解釋

1.告誡、命令。

《漢書 · 卷六八 · 霍光傳》:“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申敕。

2.謹慎修持。

《後漢書 · 卷五 · 孝安帝紀》:“能敕身率下。”

1.帝王的詔書。

《新唐書 · 卷三六 · 百官誌一》:“凡上之逮下,其製有六:一曰製,二曰敕,三曰冊,天子用之。”

詔敕。

2.道士用在符咒上驅役鬼神的命令。

令咒燒敕。

敕的兩岸詞典解釋

chì ㄔˋ

詳細解釋

1.《書》告誡;警告。

申敕、戒敕。

2.《書》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宣敕、敕令。

3.姓。

敕字的翻譯

an imperial order or decree

édit

チョク チキ みことの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