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字的意思和解釋
斥
⺁部 共5畫 獨體字 U+65A5 CJK 基本漢字
斥字概述
〔斥〕字拚音是(chì,chè,zh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5畫。
〔斥〕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形聲字。
〔斥〕字倉頡碼是HMY,五筆是RYI,四角碼是7223.1。
〔斥〕字統一碼UNICODE是U+65A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021,UTF8:E696A5。
〔斥〕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斥的意思
斥 chì ㄔˋ
基本解釋
①責備。~責。怒~。駁~。訓~。
②指,指出。~謬(指出錯誤)。
③使退去,使離開。~退。
④開拓。開地~境。
⑤多,廣。充~。
⑥偵察,伺望。~候(舊時偵察敵情的士兵)。
⑦鹽堿地。~鹵。
⑧同“尺”,尺蠖。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廣( yǎn ),屰( nì )聲。從“广”,表示與房屋有關。“屰”(不順)也兼表字義,表示人從房屋裏逆行而出。本義:驅逐。
2.同本義。
斥,卻屋也。 《說文》。謂卻退其屋不居。無益於民者斥。 《漢書 · 五帝紀》擊吉斥之。 《漢書 · 江都易王非傳》斥小疏弱。 《史記 · 天官書》程一日果以眥睚殺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王讜《唐語林》
斥放(斥退放逐);斥遣(斥退,驅逐);斥遠(摒拒疏遠);斥去(排斥並使之離去)
drive out;
3.責備。又稱:斥詈,斥遣。
目晉侯斥殺。 《穀梁傳 · 僖公五年》
申斥(斥責);駁斥(反駁錯誤的言論或意見)
tongue-lash;
4.開拓,開。
斥,開也。 《小爾雅》塞斥之。 《史記 · 貨殖列傳》除邊開益斥。 《史記 · 司馬相如傳》
斥地(斥土。開拓土地;開土地為塚壙);斥道(開辟道路)
open up;
5.黜免。
是孔丘斥逐於 魯君,曾不用於世也。 《鹽鐵論 · 利議》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柳宗元《封建論》
斥罷(罷免其職務);斥免(斥罷。罷免)
dismiss;
6.指出 。
斥謬(指出謬誤);斥正(指正)
point out;
7.偵察。
斥候而服事。 《書 · 禹貢傳》
斥兵(偵察兵);斥堠(偵察敵情的士兵)
reconnoitre;
8.廢棄 。
斥棄(拋棄);斥女(被拋棄之女)
abandon;
形容詞
1.多;眾多的。
寇盜充斥。 《左傳 · 襄公三十一年》
充斥
many;
2.大的;廣的;寬的。
墳衍斥斥。 左思《魏都賦》
斥斥(廣大的樣子);斥莫(廣大空曠)
big; broad;
名詞
◎鹽堿地 。
斥埴(堿質的粘土);斥澤(含鹽分的沼澤地帶)
saline-alkali soil;
斥的國語辭典解釋
斥 chì ㄔˋ
詳細解釋
動
1.排除拒絕、摒棄不用。
《漢書 · 卷六 · 武帝紀》:“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
排斥、同性相斥。
2.責罵。
申斥、痛斥、嗬斥。
3.遍布。
外國貨充斥市場。
4.偵察、探測。
《左傳 · 襄公十八年》:“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
5.動用,出。
斥資。
斥的兩岸詞典解釋
斥 chì ㄔˋ
詳細解釋
1.指責;責罵。
斥責、怒斥、痛斥。
2.排除;使離開。
排斥、擯斥、斥退。
3.拿出。
斥資。
4.多;遍布。
充斥。
5.《書》偵察。
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左傳‧襄公十八年》)。
6.《書》開拓;使擴大。
四垂無事,斥地遠境,起十餘郡(《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
斥字的翻譯
to scold, upbraid, accuse, reproach
rügen (V), ermahnen
blâmer, faire des reproches, réprimander, évincer
セキ シャク タク チャク シャ さす しりぞける しりぞ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