斿字的意思和解釋
斿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65BF CJK 基本漢字
斿字概述
〔斿〕字拚音是(yóu,li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斿〕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𭤨子)組成。
〔斿〕字倉頡碼是YSOND,五筆是YTBG,四角碼是0824.7。
〔斿〕字統一碼UNICODE是U+65B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047,UTF8:E696BF。
斿的國語辭典解釋
斿 yóu ㄧㄡˊ
詳細解釋
名
◎古代旌旗上的飄帶。
《周禮 · 春官 · 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新唐書 · 卷二〇三 · 南蠻傳上 · 南詔傳上》:“王出,建八旗,紫若青,白斿。”
動
◎遨遊。
《漢書 · 卷二二 · 禮樂誌》:“泛泛滇滇從高斿,殷勤此路臚所求。”
斿的兩岸詞典解釋
斿字的翻譯
to swim; to move or rove freely
ユ ル ユウ リュ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