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字的意思和解釋
春
⽇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6625 CJK 基本漢字
春字概述
〔春〕字拚音是(chūn,chǔ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春〕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𡗗日)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春〕字倉頡碼是QKA,五筆是DWJF,四角碼是5060.3。
〔春〕字統一碼UNICODE是U+662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149,UTF8:E698A5。
〔春〕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春的意思
春 chūn ㄔㄨㄣ
基本解釋
①一年的第一季。~季(農曆正月至三月)。~節。~色。~暉(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歲,如“~~正富”;➍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魯國的《春秋》。亦泛指曆史或曆史著作;➎中國的曆史上的一個時代)。
②兩性相求的欲望。~心。懷~。
③生機。大地回~。
④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甲骨文字形,從草(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腫部分,即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木生長;“屯”亦兼作聲符。小篆字形,隸變以後,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來了。本義:春。四季的第一季。
2.同本義。
春,推也。從艸屯,從日,艸春時生也。會意,屯亦聲…今隸作春字,亦作芚。 《說文》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氣也,故生。 《爾雅 · 釋天》春者何,歲之始也。 《公羊傳 · 隱公元年》為此春酒。 《詩 · 豳風 · 七月》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春歸(春天來臨);春闈(春季考試);春蠶(春季飼養的蠶);春事(春季農耕之事);春人(春遊之人);春試(春季在京師舉行的科舉考試);春忙(春季農耕忙碌時);春社(元宵節前後舉行猜燈謎活動的一種遊戲組織)
spring;
3.男女情欲。
有女懷春。 《詩 · 召南 · 野有死麕》
懷春(少女愛慕異性);春女(懷春的女子);春方(春藥);春興(情欲);春線(浸過興奮藥劑的線。淫穢物品)
(sentiment of)love;
4.指草木生長;花開放。常喻生機 。
春眼(形容柳葉初生之芽);春梢(春條的末稍);春叢(春日叢生的花木)
life; vitality;
5.唐人呼酒為春 。
春杯(指酒杯);春台(飯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
wine;
6.泛指一年。
一臥東山三十春。 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春年(青春,年華);春秋(年紀;年數)
year;
7.春色;喜色 。
春山(眼眉,婦女的眉色);春暈(春色暈染);春減(春色減退)
spring scenery; joyful expression;
8.北鬥指向東方為春,故以春指代東方 。
春方(東方);春路(東方的道路);春溟(東海)
east;
春的國語辭典解釋
春 chūn ㄔㄨㄣ
詳細解釋
名
1.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年、歲。
三國魏 · 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曆九春。”
3.生機。
妙手回春。
4.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
《詩經 · 召南 · 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思春。
5.春色、喜色。
南朝宋 · 陸凱《贈範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東方。
南朝宋 · 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
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形
◎春日的。
春風、春雷。
春的兩岸詞典解釋
春 chūn ㄔㄨㄣ
詳細解釋
1.春季;春天。一年四季的第一季,指立春到立夏的三個月,約在農曆正月到三月。
春風、春回大地。
2.年;歲。
三春。
3.喜色。
春風滿麵。
4.比喻指生機。
妙手回春。
5.情欲;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
春情、思春、懷春。
6.姓。
春字的翻譯
spring; wanton
Frühling (S), Chun (Eig, Fam)
printemps, amour, vie
シュン は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