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字的意思和解釋

àn ǎn yǎn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667B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8 畫

左右結構

251113425115

àn,ǎn,yǎn

am2

6401.6

U+667B

E699BB

AKLU

JDJN

晻字概述

〔晻〕字拚音是(àn,ǎn,y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晻〕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日奄)組成。

〔晻〕字倉頡碼是AKLU,五筆是JDJN,四角碼是6401.6

〔晻〕字統一碼UNICODE是U+667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235,UTF8:E699BB

晻的意思

àn ㄢˋ

基本解釋

古同“”:“三光~昧。”

詳細解釋

1.同“

2.另見 ǎn;yǎn。

ǎn ㄢˇ

基本解釋

〔~藹〕a.昏暗不明,如“日~~以西邁。”b.繁盛,如“華蓋紛~~。”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陰暗。

唵,不明也。從日,奄聲。與暗意義略同。 《說文》日光 《漢書 · 五行誌》三光昧。 《漢書 · 元帝紀》是奸人將以盜名於世者也,險莫大焉。 《荀子 · 不苟》

晻靄(昏暗的雲氣);晻晻(昏暗的樣子)

obscure; gloomy; dark;

2.隆盛的樣子 。

晻曖(隆盛的樣子);晻鬱(隆盛的樣子)

flourishing;

3.另見 àn;yǎn。

yǎn ㄧㄢˇ

基本解釋

〔~~〕昏暗不明,如“日~~而下頹。”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日,奄聲。本義:陰暗不明。

2.同本義。

,日無光。 《廣韻》,不明也。 《說文》日光 《漢書 · 五行誌》三光昧。 《漢書 · 元帝紀》光耀而不彰。 《漢書 · 韋元成傳》。注:“晻,蓋雲氣之貌。”其將暮。 班彪《北征賦》

晻暮(日暮昏暗)

be somewhat dark;

3.迅速;突然 。

晻冉(迅速消逝);晻忽(迅速,突然)

fast;

4.另見 ǎn;àn。

晻的國語辭典解釋

ǎn ㄢˇ

詳細解釋

1.陰暗不明的樣子。

《漢書 · 卷九 · 元帝紀》:“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

2.昏暗的。參見“晻世”條。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參見“晻晻”條。

àn ㄢˋ

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晻的兩岸詞典解釋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1.《書》幽暗不明的樣子。

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漢書‧卷九‧元帝紀》)。

2.《書》昏暗的。

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荀子‧不苟》)。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參見【晻濭】。

晻字的翻譯

unclear

アン オン エン くら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