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字的意思和解釋
暝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69D CJK 基本漢字
暝字概述
〔暝〕字拚音是(mí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暝〕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日冥)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暝〕字倉頡碼是ABAC,五筆是JPJW06 JPJU98 JPJU86 ,四角碼是6708.0。
〔暝〕字統一碼UNICODE是U+669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269,UTF8:E69A9D。
〔暝〕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暝的意思
暝 míng ㄇㄧㄥˊ
基本解釋
①日落,天黑。日將~。天已~。
②黃昏。~色。
詳細解釋
形容詞
◎形聲。從日,冥聲。本義:天色昏暗) 同本義 雲歸而岩穴暝。——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
暝暗(暝晦。昏暗);暝曚(幽暗不明);暝途(昏暗的道路);暝茫(模糊不清。
dusky; dark;
動詞
◎日落;天黑 山暝行人斷。——盧照鄰《葭川獨泛》 又
暝鍾(傍晚的鍾聲);暝色(暮色;夜色);暝煙(傍晚的煙靄);暝機(夜織) 【漢典】。
sky grows dark; sun sets;
暝的國語辭典解釋
暝 míng ㄇㄧㄥˊ
詳細解釋
形
1.幽暗、昏暗。
宋 · 張先《木蘭花 · 龍頭舴艋吳兒競》詞:“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
2.天晚的。
唐 · 李白《菩薩蠻 · 平林漠漠煙如織》詞:“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暝 mìng ㄇㄧㄥˋ
詳細解釋
名
◎夜。
唐 · 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詩:“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
動
◎入暮。
《樂府詩集 · 卷七三 · 雜曲歌辭十三 · 古辭 · 焦仲卿妻》:“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暝的兩岸詞典解釋
暝字的翻譯
dark, obscure
obscur
メイ ミョウ ベイ くら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