曓字的意思和解釋
曓
⽇部 共17畫 上中下結構 U+66D3 CJK 基本漢字
曓字概述
〔曓〕字拚音是(b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曓〕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
〔曓〕字倉頡碼是AUUJ,五筆是JBMF。
〔曓〕字統一碼UNICODE是U+66D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323,UTF8:E69B93。
曓的意思
曓 bào ㄅㄠˋ
基本解釋
◎同“暴”。《説文•夲部》:“曓,疾有所趣也。從日出𠦍升之。”段玉裁注:“此與曓二篆形義皆殊,而今隸不別。”王筠句讀:“曓,本是及時急事之義。自《周易》偁暴客,《周禮》有禁暴氏,遂專為暴虐。”《廣韻•號韻》“暴,侵暴,猝也,急也。又晞也。案:《説文》作𣋦,疾有所趣也。又作㬥,晞也。今通作暴”周祖謨校勘記:“𣋦,當作曓。”《商君書•境內》:“以戰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呂氏春秋•決勝》:“勇則能決斷,能決斷則能若雷電飄風暴雨。”《列子•楊朱》:“彼二凶也,生有從欲之歡,死被愚曓之名,實者固非名之所與也。”《春秋繁露•俞序》:“或奢侈,使人憤怨;或曓虐賊害人,終皆禍及身。”
曓字的翻譯
ホウ ボ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