杈字的意思和解釋
杈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6748 CJK 基本漢字
杈字概述
〔杈〕字拚音是(chā,chà),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杈〕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叉)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杈〕字倉頡碼是DEI,五筆是SCYY,四角碼是4794.0。
〔杈〕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4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440,UTF8:E69D88。
〔杈〕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杈的意思
杈 chā ㄔㄚ
基本解釋
◎一種用來挑柴草等的農具。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叉聲。本義:樹幹的分枝或樹枝的分岔。
2.同本義。
杈,杈枝也。 《說文》江東謂樹枝為椏杈。 《方言》突杈枒而皆折,又有觸邪之氣也。 杜甫《雕賦》
杈椏(杈丫;杈兒。樹的分枝)
branch of a tree;
3.叉狀用具 。
杈子(官府門前用以阻攔人馬的交叉木架;設於酒肆門前用以裝飾的欄柵);杈子糞(用糞杈揀拾的人、畜雜糞)
fork;
4.另見 chà。
杈 chà ㄔㄚˋ
基本解釋
◎樹枝的分岔,樹幹的分枝。~子。打~(除去分枝)。樹~兒。
詳細解釋
名詞
1.樹或類似樹的分支 。
打棉花杈。
branch;
2.行馬 。
杈子(舊時官府門前攔阻通行的障礙物)
walking horse;
3.另見 chā。
杈的國語辭典解釋
杈 chā ㄔㄚ
詳細解釋
名
1.分叉、歧出的樹枝。
《字匯 · 木部》:“杈,歧枝木也。”宋 · 陸遊《梨花》詩:“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2.收取禾草的農具。
明 · 徐光啟《農政全書 · 卷二二 · 農器 · 圖譜二》:“杈,箝禾具也。”
鐵杈、木杈。
3.拒馬,阻攔人車通行的障礙物。
宋 ·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 卷二 · 禦街》:“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兩行。”
杈字的翻譯
fork of a tree; a pitchfork
fourche, branche fourchue
サ シャ セ サイ あじか えだ やらい や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