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字的意思和解釋
杓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6753 CJK 基本漢字
杓字概述
〔杓〕字拚音是(biāo,sháo,shuó,dí,zhuó),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杓〕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勺)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杓〕字倉頡碼是DPI,五筆是SQYY,四角碼是4792.0。
〔杓〕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5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451,UTF8:E69D93。
〔杓〕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杓的意思
杓 biāo ㄅㄧㄠ
基本解釋
①星名,古代指北鬥第五、六、七顆星。亦稱“鬥柄”。
②引,拉開。
③擊。
④勺子柄。
⑤末;梢。
詳細解釋
1.鬥杓 古代對北鬥七星柄部的三顆星——玉衡(北鬥五,大熊座ε)、開陽(北鬥六、大熊座ζ)和搖光(北鬥七,大熊座η)的稱呼。
the handle of Big Dipper;
2.獨木小橋。
杓,以橫木渡於溪澗之上,但使人跡可通也。 韓拙《論人物橋杓四時之景》
single-plank bridge;
杓的越南字釋義
杓
◎同“酌”。
杓的國語辭典解釋
杓 biāo ㄅㄧㄠ
詳細解釋
名
1.勺子的柄。
《說文解字 · 木部》:“杓,枓柄也。”清 · 段玉裁 · 注:“枓柄者,勺柄也。勺謂之枓,勺柄謂之杓。”
2.北鬥七星的柄,指第五到第七顆星。
《淮南子 · 天文》:“鬥杓為小歲,正月建寅。”漢 · 高誘 · 注:“鬥,第一星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老殘遊記 · 第一二回》:“那北鬥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上麵杓在上,魁在下。”
動
1.拉開。
《淮南子 · 道應》:“孔子勁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漢 · 高誘 · 注:“杓,引也。古者縣門下,從上杓引之者難也。”
2.擊。
《淮南子 · 兵略》:“故淩人者勝,待人者敗,為人杓者死。”漢 · 高誘 · 注:“杓,所擊也。”
杓字的翻譯
handle of cup, ladle, spoon; name of a constellation (the handle of the Big Dipper)
Kelle, Schöpflöffel (S), Suppenkelle (S)
louche, cuillère, cuiller
シャク ヒョウ テキ チョウ ひしゃ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