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字的意思和解釋

miǎo

⽊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676A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4 畫

左右結構

會意字、形聲字

12342343

miǎo

miu5

4992.0

U+676A

E69DAA

DFH

SITT

杪字概述

〔杪〕字拚音是(miǎ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杪〕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少)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形聲字

〔杪〕字倉頡碼是DFH,五筆是SITT,四角碼是4992.0

〔杪〕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6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474,UTF8:E69DAA

〔杪〕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杪的意思

miǎo ㄇㄧㄠˇ

基本解釋

樹枝的細梢。

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歲~。月~。秋~。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少聲。本義:樹枝的細梢。

2.同本義。

,木標末也。 《說文》樹鋒曰 《通俗文》偃蹇顛。 司馬相如《上林賦》或在木 清 ·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杪顛(樹木末梢);杪頭(樹梢)

tip of a twig;

3.末尾,時間上的終止。

必於歲之 《禮記 · 王製》

歲杪(年尾);杪春(暮春);杪秋(晚秋);杪冬(暮冬);杪歲(歲末);杪節(候之末)

end;

形容詞

微小;細微。

闊略小之禮。 《後漢書 · 馮衍傳》

杪小(細小,微小);杪杪(謂渺小);杪忽(極小的量度單位);杪黍(形容極其細微)

small;

杪的國語辭典解釋

miǎo ㄇㄧㄠˇ

詳細解釋

1.樹枝末端。

木杪、樹杪。

2.末端、末尾。

南朝梁 · 吳均《征客》詩:“鞚中懸明月,劍杪照蓮花。”

歲杪、月杪。

細微。

《後漢書 · 卷二八下 · 馮衍傳》:“闊略杪小之禮,蕩佚人閑之事。”

杪的兩岸詞典解釋

miǎo ㄇㄧㄠˇ

詳細解釋

1.《書》樹枝的末端。

地多虎,農者於樹杪結草樓以護稼(《明史‧卷三十三‧土司列傳‧雲南土司一‧孟艮》)。

2.《書》年、月、季節的末尾。

祖同親乘小舟督工鑿冰,歲杪大工始告蕆(《清史稿‧卷三八一‧姚祖同列傳》)。

3.《書》細微。

闊略杪小之禮,蕩佚人閑之事(《後漢書‧卷二十八‧馮衍列傳下》)。

杪字的翻譯

tip of twig, top of tree; twig

Astspitze (S)​, Baumspitze (S)​, Zweig (S)

bout, fin

ビョウ ソウ ショウ ミョウ こず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