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字的意思和解釋

yǎo

⽊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6773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4 畫

上下結構

會意字

12342511

yǎo

miu5

4060.9

U+6773

E69DB3

DA

SJF

杳字概述

〔杳〕字拚音是(yǎ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杳〕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木日)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杳〕字倉頡碼是DA,五筆是SJF,四角碼是4060.9

〔杳〕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7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483,UTF8:E69DB3

〔杳〕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杳的意思

yǎo ㄧㄠˇ

基本解釋

無影無聲。~無音信。~然無聲。~如黃鶴(喻人或物全無蹤影)。

幽暗,深廣。~渺。~冥。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會意。上為“”,下為“”,表示太陽落在樹木下,天色已昏暗。本義:昏暗。

2.同本義。

,冥也。 《說文》旭卉兮。 揚雄《甘泉賦》。注:“深遠也。”獨馳思乎冥。 傅毅《舞賦》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楚辭 · 屈原 · 涉江》

杳杳冥冥(昏暗幽遠);杳蒙(迷茫,模糊不清)

gloomy;

3.幽深。

眴兮,孔靜幽默。 《楚辭 · 屈原 · 九章 · 懷沙》

杳杳(幽暗深遠的樣子);杳然(幽深的樣子);杳昧(深幽隱晦)

deep and serene;

4.渺茫;深遠;高遠。

不知所之也。(,深遠沒有盡頭,這裏表聽不到聲音,今有成語:“無音信”。之:到。) 唐 · 杜牧《阿房宮賦》奇秀深 唐 · 李朝威《柳毅傳》

杳遠(渺茫遙遠)

remote;

5.消失,不見蹤影 。

杳無影響(毫無音訊);杳沉(消失,渺茫無蹤);杳絕(消失)

without a trace;

杳的國語辭典解釋

yǎo ㄧㄠˇ

詳細解釋

1.幽暗、深遠。

《說文解字 · 日部》:“杳,冥也。”《楚辭 · 屈原 · 九章 · 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四下 · 黔遊日記二》:“其坳兩 旁石峰東西湧起,而坳中則下陷成井,灌木叢翳其間,杳不可窺。”

2.遼闊無邊。

唐 · 王維《臨高台送黎拾遺》詩:“相送臨高台,川原杳何極。”宋 · 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吳江》詩:“霜澤與天杳,旁臨無限情。”

不見蹤影,毫無消息。形容渺茫沉寂。

杳無音信、杳無人蹤。

杳的兩岸詞典解釋

yǎo ㄧㄠˇ

詳細解釋

幽暗;深遠;沉寂渺茫;不見蹤影。

杳無音信、杳無人蹤、杳如黃鶴、仙跡杳然。

杳字的翻譯

obscure, dark, mysterious, deep

spurlos verschwunden (V)

ténébreux, noir

ヨウ くらい はる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