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字的意思和解釋
枚
⽊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679A CJK 基本漢字
枚字概述
〔枚〕字拚音是(mé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枚〕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攵)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枚〕字倉頡碼是DOK,五筆是STY,四角碼是4894.0。
〔枚〕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9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522,UTF8:E69E9A。
〔枚〕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枚的意思
枚 méi ㄇㄟˊ
基本解釋
①樹幹。伐其條~。
②古代行軍時防止士卒喧嘩的用具,狀如箸,銜在口中:“又如赴敵之兵,銜~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③馬鞭。以~數( shù )闔(用馬鞭指點著數門扇)。
④量詞,相當於“个”,多用於形體小的東西。一~別針。不勝~舉(一個一個地舉不完)。
⑤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從木,從攴( pū )。本義:樹幹。
2.同本義。
枚,枝幹也。可為杖。 《說文》竹曰個,木曰枚。 《釋名》枚,條也。 《廣雅》施於條枚。 《詩 · 大雅 · 旱麓》遵彼汝墳,伐其條枚。 《詩 · 周南 · 汝墳》
trunk;
3.馬鞭。
還於東門中,以枚數闔。 《左傳 · 襄公十八年》
whip;
4.古代行軍時,士卒口銜用以防止喧嘩的器具,形如筷子。
軍士銜枚,夜登芒山,未明擊之。 《北史》
gag;
5.門釘 。
枚數(門釘數)
peg;
6.姓。
量詞
六枚都使升空法,雲端裏麵各翻騰。 《西遊記》
一枚銅錢。
piece;
副詞
◎一一;逐個 。
枚卜(一一占卜);枚列(一一列舉);枚別(一一分辨);枚進(一一進獻);枚數,枚舉(一一列舉)
one by one; one after another;
枚的越南字釋義
枚
◎同“𢆧”。
枚的國語辭典解釋
枚的兩岸詞典解釋
枚 méi ㄇㄟˊ
詳細解釋
1.逐一地。
不勝枚舉。
2.《書》古代行軍時,士卒口銜用以防止喧嘩的竹節或短木棍。
軍士銜枚,夜登芒山,未明擊之(《北史‧卷九‧周本紀‧太祖文帝》)。
3.量詞:(1)用於計算較小型片狀的物體。
一枚硬幣、一枚郵票、數枚徽章。
4.量詞:(2)用於計算火箭、彈藥。
一枚炸彈、數枚火箭。
5.姓。
枚字的翻譯
stalk of shrub, trunk of tree
ZEW für Ringe, Medaillen, Münzen; Raketen, Satelliten (Zähl), Mei (Eig, Fam)
(classificateur pour les pièces de monnaie, bagues, badges, perles, médailles sportives, fusées, satellites etc.)
マイ バイ びら ひら み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