柲字的意思和解釋
柲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67F2 CJK 基本漢字
柲字概述
〔柲〕字拚音是(bì,bié),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柲〕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必)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柲〕字倉頡碼是DPH,五筆是SNTT,四角碼是4390.0。
〔柲〕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F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610,UTF8:E69FB2。
柲的意思
柲 bì ㄅㄧˋ
基本解釋
①兵器的柄;亦泛指器物的柄:“戈~六尺有六寸。”
②弓檠,綁在弓裏保護弓的竹片:“弓矢之新沽功……有~。”
③刺。
④偶。
詳細解釋
名詞
1.柄。多指兵器的柄。
柲,柄也。 《廣雅》命王命剝圭以為鏚柲。 《左傳 · 昭公十二年》戈柲六尺有六寸。 《周禮 · 考工記 · 廬人》。鄭玄注:“柲,猶柄也。”
handle;
2.弓檠。綁在弓裏保護弓的竹片。
bamboo strip;
柲的國語辭典解釋
柲 bì ㄅㄧˋ
詳細解釋
名
◎古代兵器的柄,後亦指器物的柄。
《說文解字 · 木部》:“柲,𪴙也。”清 · 段玉裁 · 注:“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不比他柄用木而已。……柲之引伸為凡柄之偁。”《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廬人》:“戈柲,六尺有六寸。”
柲的兩岸詞典解釋
柲字的翻譯
handle
manche d'arme fait de lamelles de bambou
ビチ ベチ ヒ ヒツ ヘツ 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