柽字的意思和解釋

chēng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67FD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9 畫

5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54121

chēng

cing1

4791

U+67FD

E69FBD

DEG

SCFG

柽字概述

〔柽〕字拚音是(chē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柽〕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聖)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柽〕字倉頡碼是DEG,五筆是SCFG,四角碼是4791

〔柽〕字統一碼UNICODE是U+67F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621,UTF8:E69FBD

〔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柽的意思

chēng ㄔㄥ

基本解釋

〔~柳〕落葉灌木,老枝紅色,葉像鱗片,花淡紅色,有時一年開花三次,結蒴果。全樹耐堿抗旱,適於造防沙林。亦稱“三春柳”、“紅柳”。

(檉)

詳細解釋

名詞

1.木名。河柳,即檉柳。一種落葉小喬木,老枝紅色,葉子像鱗片,夏秋兩季開花,花淡紅色,結蒴果。能耐堿抗旱,適於造防沙林。枝幹可編筐,枝葉可入藥。也叫三春柳或紅柳。

Chinese tamarisk;

2.古地名 。春秋宋邑。故址在今河南省 淮陽縣西北。

Cheng;

柽字的翻譯

type of willow; tamarisk

tamaris, tamarix

ケ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