栵字的意思和解釋

liè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835 CJK 基本漢字

⽊ 部

10 畫

6 畫

左右結構

1234135422

liè

lai6

4290.0

U+6835

E6A0B5

DMNN

SGQJ

栵字概述

〔栵〕字拚音是(li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栵〕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列)組成。

〔栵〕字倉頡碼是DMNN,五筆是SGQJ,四角碼是4290.0

〔栵〕字統一碼UNICODE是U+683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677,UTF8:E6A0B5

栵的意思

liè ㄌㄧㄝˋ

基本解釋

栭栗。

叢生的小樹:“修之平之,其灌其~。”

栵的國語辭典解釋

lì ㄌㄧˋ

詳細解釋

1.植物名。即茅栗。殼鬥科板栗屬,綠葉小喬木。幼枝有柔毛,葉略呈心髒形,邊緣有鋸齒。刺苞之刺上有疏毛,苞內有堅果。堅果可食,木材可供薪用。

《爾雅 · 釋木》:“栵,栭。”晉 · 郭璞 · 注:“今江東亦呼為栭栗。”明 · 李時珍《本草綱目 · 卷二九 · 果部 · 栗》:“栗之大者為板栗,……小如指頂者為茅栗,即《爾雅》所謂栭栗也。一名栵栗。可炒食之。”

2.成行而生的樹木。

《詩經 · 大雅 · 皇矣》:“修之平之,其灌其栵。”明 · 方以智《物理小識 · 卷九 · 草木類上 · 枸橘》:“枸橘穰綯間,溝泥種成栵。”

栵的兩岸詞典解釋

lì ㄌㄧˋ

詳細解釋

1.植物名。常綠小喬木。葉略呈心形,葉緣有鋸齒,幼枝有柔毛。刺苞內有堅果,可食;木材作柴薪。

2.《書》成行而生的小樹。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詩經 · 大雅 · 皇矣》)。

栵字的翻譯

hedge

Hecke (S)

haie

レチ ライ レツ レ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