桎字的意思和解釋
桎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84E CJK 基本漢字
桎字概述
〔桎〕字拚音是(zh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桎〕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至)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桎〕字倉頡碼是DMIG,五筆是SGCF,四角碼是4191.4。
〔桎〕字統一碼UNICODE是U+684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702,UTF8:E6A18E。
〔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桎的意思
桎 zhì ㄓˋ
基本解釋
①古代拘束犯人兩腳的刑具。~梏。~檻。
②窒,礙,拘束。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木,至聲。本義:古代拘係罪人的木製腳鐐) 同本義。
桎,足械也。 《說文》。在手曰梏。九家坎為桎梏。 《易 · 說卦》。注:“手足各一木也。”利用刑人,用說桎梏。 《易 · 蒙》中罪桎梏。 《周禮 · 秋官 · 掌囚》。鄭玄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呂氏春秋 · 仲春》
桎拲(刑具。拲,兩手手銬)
fetters;
動詞
1.給腳帶上刑具。
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 《山海經 · 海內北經》
put on fetters;
2.束縛,約束。
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台一而不桎。 《莊子 · 達生》儒學自桎。 《晉書》
桎檻(囚禁,囚於檻車)
bind; tie;
桎的越南字釋義
桎
◎讀音chuối, 香蕉,香蕉樹。
桎的國語辭典解釋
桎 zhì ㄓˋ
詳細解釋
名
◎古代的一種刑具,即腳鐐。參見“桎梏”條。
動
1.窒礙、阻礙。
《莊子 · 達生》:“其靈台一而不桎。”
2.束縛、監禁。
唐 · 沈佺期《被彈》詩:“昆弟兩三人,相次俱囚桎。”
桎的兩岸詞典解釋
桎字的翻譯
fetters, shackles, handcuffs
fesselt
fers, entraves
シツ シチ チ あしか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