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字的意思和解釋
梆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886 CJK 基本漢字
梆字概述
〔梆〕字拚音是(b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梆〕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邦)組成。
〔梆〕字倉頡碼是DQJL,五筆是SDTB,四角碼是4792.7。
〔梆〕字統一碼UNICODE是U+688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758,UTF8:E6A286。
〔梆〕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梆的意思
梆 bāng ㄅㄤ
基本解釋
①〔~子〕a.打更用的響器;b.打擊樂器,用於戲曲、樂曲伴奏;c.戲曲聲腔之一,如“河北~~”。
②象聲詞,敲打木頭的聲音。~~~的敲門聲。
詳細解釋
名詞
1.本義:木名。
2.梆子,用竹筒或挖空木頭做成的發聲器。用於巡更或聚眾。
知縣才發二梆,不曾坐堂。 《儒林外史》
watchman's clapper;
3.中國地方戲曲梆子腔打擊樂器梆子的簡稱。
slit drum;
象聲詞
◎敲打木頭的聲音。
rat-tat;
動詞
◎〈方〉∶敲打 好動手去梆。——《白洋澱紀事》
beat;
梆的國語辭典解釋
梆的兩岸詞典解釋
梆字的翻譯
watchman's rattle
bois creux des veilleurs de nuit
ホ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