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字的意思和解釋

sǒng cōng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6964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9 畫

左右結構

1234353344544

sǒng,cōng

sung2

U+6964

E6A5A4

DPKP

SQRN

楤字概述

〔楤〕字拚音是(sǒng,cō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楤〕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怱)組成。

〔楤〕字倉頡碼是DPKP,五筆是SQRN

〔楤〕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6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980,UTF8:E6A5A4

楤的意思

sǒng ㄙㄨㄥˇ

基本解釋

〔~木〕落葉灌木或喬木,莖無枝,有大刺,果實近球形,樹皮可入藥。亦稱“鵲不踏”。

詳細解釋

名詞

1.木名。楤木 。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Aralia chinensis )。樹幹生有大小針刺。葉互生,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近球形,紫黑色,產於中國中部。樹皮、根皮可入藥。

Chinese aralia;

2.另見 cōng。

cōng ㄘㄨㄥ

基本解釋

尖頭擔,用以挑柴草捆。

詳細解釋

名詞

1.尖頭扁擔,用以挑柴草捆。

,尖頭擔也。 《廣韻》

sharp pole;

2.另見 sǒng。

楤字的翻譯

ソウ た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