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字的意思和解釋

dùn shǔn chūn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696F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3 畫

9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331225111

dùn,shǔn,chūn

seon5

4296.4

U+696F

E6A5AF

DHJU

SRFH

楯字概述

〔楯〕字拚音是(dùn,shǔn,chū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楯〕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盾)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楯〕字倉頡碼是DHJU,五筆是SRFH,四角碼是4296.4

〔楯〕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6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991,UTF8:E6A5AF

〔楯〕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楯的意思

shǔn ㄕㄨㄣˇ

基本解釋

闌檻橫木,指闌幹。~軒。

拔擢:“引~萬物,群美萌生”。

古代載棺木的車。

dùn ㄉㄨㄣˋ

基本解釋

同“”。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盾聲。
① ( shǔn )本義:欄幹的橫木。
② 引申義:通“”。盾牌) 同引申義。

楚人有鬻與矛者。 《韓非子 · 難一》左執而導之。 《新唐書》

shield;

2.另見 shǔn。

shūn ㄕㄨㄣ

詳細解釋

名詞

1.欄杆的橫木。

類騰龍。 何晏《景福殿賦》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亦逆增勝。 明 · 歸有光《項脊軒誌》

rail;

2.泛指欄杆。

奔星更於閨闥,宛虹拖於軒。 《史記 · 司馬相如列傳》

楯柱(殿前欄檻柱子);楯軒(指有欄杆的長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長梯);楯楹(欄杆和楹柱);楯檻(楯欄。欄杆)

balustrade; banister;

3.另見 dùn。

楯的國語辭典解釋

shǔn ㄕㄨㄣˇ

詳細解釋

1.欄杆的橫木,泛指欄杆。

宋 · 黃銖《江神子 · 秋風嫋嫋夕陽紅》詞:“獨上高樓三百尺,憑玉楯,睇層空。”

2.古代用來抵禦敵人兵刃及保護自己的兵器。

《宋書 · 卷五一 · 長沙王道憐傳》:“有質幹,善於用短楯。”

楯的兩岸詞典解釋

shǔn ㄕㄨㄣˇ

詳細解釋

《書》欄杆的橫木。泛指欄杆。

獨上高樓三百尺,憑玉楯,睇層空(宋‧黃銖《江神子‧秋風嫋嫋夕陽紅》詞)。

dùn ㄉㄨㄣˋ

詳細解釋

古代的防禦性武器,用來遮擋敵方刀箭。通“”。

楯字的翻譯

shield; horizontal bar

Geländer, Reling, Brüstungsstange ( Horizontaler Teil )​ (S, Arch)​, Schild [ hist. siehe 盾 ] (S, Mil)

ジュン た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