榰字的意思和解釋
榰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9B0 CJK 基本漢字
榰字概述
〔榰〕字拚音是(zh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榰〕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耆)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榰〕字倉頡碼是DJPA,五筆是SFTJ,四角碼是4496.1。
〔榰〕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B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056,UTF8:E6A6B0。
〔榰〕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榰的意思
榰 zhī ㄓ
基本解釋
①柱子下邊的墩子。
②支撐:“山翠樓頻上,雲生杖獨~。”
詳細解釋
名詞
◎柱下的木礎或石礎 榰,柱底也。從木,耆聲。——《說文》。按,古用木,今以石,蘇俗謂之柱磉石。榰恒凶。——《易·恒》。按,恒上變為鼎鉉,宜在上,故大吉榰,宜在下,在上故凶。
the base of a pillar;
名詞
◎支撐。
山翠樓頻上,雲生杖獨榰。 王禹偁《謫居感事》
榰機石(支機石);榰頤(以手托腮);榰持(支撐);榰柱(支撐,支持);榰床龜(置於床中下用以支床之龜)
support;
榰的國語辭典解釋
榰 zhī ㄓ
詳細解釋
名
◎基石、柱腳。
《說文解字 · 木部》:“榰,柱氐也,古用木,今以石。”
動
◎支撐。
《爾雅 · 釋言》:“榰,柱也。”唐 · 孟郊《懷南嶽隱士》詩二首之二:“楓梩搘酒甕,鶴虱落琴床。”
榰的兩岸詞典解釋
榰字的翻譯
シ ささえ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