榶字的意思和解釋

táng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9B6 CJK 基本漢字

⽊ 部

14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4135112251

táng

tong4

4096.7

U+69B6

E6A6B6

DILR

SOVK06 SOVK98 SYVK86

榶字概述

〔榶〕字拚音是(tá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榶〕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唐)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榶〕字倉頡碼是DILR,五筆是SOVK06 SOVK98 SYVK86 ,四角碼是4096.7

〔榶〕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B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062,UTF8:E6A6B6

榶的意思

táng ㄊㄤˊ

基本解釋

〔~棣( dì )〕又作“唐棣”,一種樹。

碗。

榶的國語辭典解釋

táng ㄊㄤˊ

詳細解釋

1.榶棣:古書上所記載的一種樹木。

《廣韻 · 平聲 · 唐韻》:“榶,榶棣,木名。”

2.碗。

《荀子 · 正論》:“故魯人以榶,衛人用柯,齊人用一革,土地形製不同者,械用備飾不可不異也。”唐 · 楊倞 · 注:“或曰:《方言》雲:‘碗謂之榶,盂謂之柯。’”

榶的兩岸詞典解釋

táng ㄊㄤˊ

詳細解釋

《書》碗。

榶字的翻譯

トウ ド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