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69F2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5 畫

11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35351124412

huk6

4490.0

U+69F2

E6A7B2

DNBJ

SQEF

槲字概述

〔槲〕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槲〕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斛)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槲〕字倉頡碼是DNBJ,五筆是SQEF,四角碼是4490.0

〔槲〕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F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122,UTF8:E6A7B2

〔槲〕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槲的意思

hú ㄏㄨˊ

基本解釋

〔~寄生〕常綠小灌木,莖柔軟,有節,雌雄異株,寄生在槲、楊、柳、榆等樹枝上,莖葉入中藥。

落葉喬木或灌木,木材堅硬。葉可喂柞蠶,樹皮可做染料,果實可入藥。

詳細解釋

名詞

即柞櫟 。一種櫟屬落葉喬木,葉大,互生,闊倒卵形,粗緣,雌雄同株,花單性,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較短,堅果卵球形,殼鬥杯狀,材質堅硬,樹皮及葉可作藥用,分布於中國、朝鮮和日本。

daimyo oak;

槲的國語辭典解釋

hú ㄏㄨˊ

詳細解釋

植物名。殼鬥科麻櫟屬,落葉喬木。枝椏粗壯,密被黃褐色短毛。葉呈倒卵形,波狀粗鋸齒緣,兩麵被有軟毛或星狀毛。堅果卵形,平滑。材質堅硬,可供製器具及枕木;葉子可飼養柞蠶。

槲的兩岸詞典解釋

hú ㄏㄨˊ

詳細解釋

植物名。落葉喬木。枝椏粗壯,表皮密布黃褐色短毛。葉大呈倒卵形,波狀粗鋸齒緣,兩麵布滿軟毛或星狀毛。花黃褐色,堅果呈圓卵形,脫澀後可食用。材質堅硬,可作枕木或製作器具;葉可飼養柞蠶。果葉均可入藥。

槲字的翻譯

type of oak

Japanische Kaisereiche (lat: Quercus dentata)​ (Eig, Bio)​, mongolische Eiche (Quercus dentana)​ (S)

chêne de Mongolie à feuille dentelée (Quercus dentata)​

コク ゴク かし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