橹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6A79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6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352512112511

lou5

4796

U+6A79

E6A9B9

XDNWA

SQGJ

橹字概述

〔橹〕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橹〕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魯)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橹〕字倉頡碼是XDNWA,五筆是SQGJ,四角碼是4796

〔橹〕字統一碼UNICODE是U+6A7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257,UTF8:E6A9B9

〔橹〕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橹的意思

lǔ ㄌㄨˇ

基本解釋

撥水使船前進的工具,置於船邊,比槳長,用於搖動。搖~過江。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魯聲。本義:大盾牌。

2.同本義。

,大盾也。 《說文》蒙之以甲以為 《左傳 · 襄公十年》泰山為 《漢書 · 司馬相如傳》禮義以為幹 《禮記 · 儒行》流血漂 漢 · 賈誼《過秦論》

櫓楯(大盾);櫓子(方言。手槍)

big shield;

3.頂部沒有覆蓋的遠望樓。

《孫子 · 謀攻》

樓櫓(古時軍中用以偵察、防禦或攻城的高台);櫓巢(上古人類的居處。有柴謂櫓,在樹曰巢);櫓棹(櫓和棹都是劃船的工具)

watch tower;

4.比槳長大的劃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在旁曰 《釋名》

櫓人(船工);櫓聲(搖櫓聲)

yuloh;

橹字的翻譯

oar, scull; row, sc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