檠字的意思和解釋

qíng jìng

⽊部 共16畫 上下結構 U+6AA0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6 畫

13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223525131341234

qíng,jìng

king4

4890.4

U+6AA0

E6AAA0

TKD

AQKS

𢐧

檠字概述

〔檠〕字拚音是(qíng,jì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檠〕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敬木)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檠〕字倉頡碼是TKD,五筆是AQKS,四角碼是4890.4

〔檠〕字統一碼UNICODE是U+6AA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296,UTF8:E6AAA0

〔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檠的意思

qíng ㄑㄧㄥˊ

基本解釋

燈架,燭台。燈~。

借指燈。孤~。

矯正弓弩的器具。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敬聲。本義:矯正弓弩的器具。

2.同本義。

,榜也。…弛弓防損傷,以竹若木輔於裏繩約之。 《說文》不能絏巧用。 《詩 · 角弓》傳不正而可以正弓。 《淮南子 · 說山》弓待而後能調。 《淮南子 · 脩務》弓弩。 《漢書 · 蘇武傳》

檠枻(矯正弓弩的器具);檠榜( 矯正弓弩的器具)

adjuster;

3.燈台。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 蘇軾《侄安節遠來夜坐》

lampstand;

4.燈。

投僧避夜雨,古昏無膏。 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

lamp;

檠的國語辭典解釋

qíng ㄑㄧㄥˊ

詳細解釋

1.輔正弓弩的器具。

《淮南子 · 修務》:“故弓待檠而後能調,劍待砥而後能利。”漢 · 劉向《勸學》:“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

2.燈架、燭台。

宋 · 蘇軾《姪安節遠來夜坐》詩三首之二:“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3.燈。

北周 · 庾信《對燭賦》:“蓮帳寒檠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絮。”元 · 翁森《四時讀書樂》詩四首之三:“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1.矯正。

《漢書 · 卷五四 · 蘇建傳》:“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2.拿、托。

《喻世明言 · 卷一七 · 單符郎全州佳偶》:“空手忽檠雙塊玉,汙泥挺出並頭蓮。”

檠的兩岸詞典解釋

qíng ㄑㄧㄥˊ

詳細解釋

1.《書》矯正弓弩的器具。

弓待檠而後能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漢‧劉向《勸學》)。

2.《書》燈台;燭台。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宋‧蘇軾《姪安節遠來夜坐詩》三首之二)。

3.《書》指燈。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元‧翁森《四時讀書樂詩》四首之三)。

4.《書》量詞。用於計算燈盞數。

寒燈一檠,孤雁數聲,斷夢三更元(元‧趙善慶《水仙子‧客鄉秋夜》曲)。

檠字的翻譯

stand for lamp; frame for bow

ケイ ギョウ キョウ ゆだ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