櫂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ào

⽊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6AC2 CJK 基本漢字

⽊ 部

18 畫

14 畫

左右結構

123454154132411121

zhào,dí

zaau6

4791.4

U+6AC2

E6AB82

DSMG

SNWY

櫂字概述

〔櫂〕字拚音是(zhào,dí),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8畫

〔櫂〕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翟)組成。

〔櫂〕字倉頡碼是DSMG,五筆是SNWY,四角碼是4791.4

〔櫂〕字統一碼UNICODE是U+6AC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330,UTF8:E6AB82

櫂的意思

zhào ㄓㄠˋ

基本解釋

同“”。①船槳。②借指船。③劃(船);搖。

dí ㄉㄧˊ

基本解釋

木枝直上貌。

盂。

櫂的國語辭典解釋

zhào ㄓㄠˋ

詳細解釋

1.劃船用的槳。

《楚辭 · 屈原 · 九歌 · 湘君》:“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宋 · 陸遊《泛舟》詩:“水鄉元不減吳鬆,短櫂沿洄野興濃。”

2.借指船。

《宋史 · 卷三 · 太祖本紀》:“遂幸東水門,發戰櫂東下。”

征櫂。

劃船、搖船。

《後漢書 · 卷五九 · 張衡傳》:“號馮夷俾清津兮,櫂龍舟以濟予。”唐 · 錢起《江行無題》詩一〇〇首之一〇:“宦遊難自定,來喚櫂船郎。”

櫂的兩岸詞典解釋

zhuó ㄓㄨㄛˊ

詳細解釋

1.《書》木枝直直往上的樣子。

2.《書》一種圓形敞口的容器,可用來盛放食物或漿湯。

zhào ㄓㄠˋ

詳細解釋

1.《書》船槳。

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楚辭‧屈原‧九歌‧湘君》)。

2.《書》借指船。

遂幸東水門,發戰櫂東下(《宋史‧卷三‧太祖本紀》)。

3.《書》劃船;泛舟。

號馮夷俾清津兮,櫂龍舟以濟予(《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列傳》)。

櫂字的翻譯

oar, scull, paddle; row

table

トウ タク テキ ジョウ ジョク ジャク チャク かじ か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