櫰字的意思和解釋

huái guī

⽊部 共20畫 左右結構 U+6AF0 CJK 基本漢字

⽊ 部

20 畫

16 畫

左右結構

12344125221241343534

huái,guī

waai4

4093.2

U+6AF0

E6ABB0

DYWV

SYLE

櫰字概述

〔櫰〕字拚音是(huái,gu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0畫

〔櫰〕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褱)組成。

〔櫰〕字倉頡碼是DYWV,五筆是SYLE,四角碼是4093.2

〔櫰〕字統一碼UNICODE是U+6AF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376,UTF8:E6ABB0

櫰的意思

huái ㄏㄨㄞˊ

基本解釋

〔~槐〕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莢果扁平,長橢圓形至條形,木材質地堅硬細密,供建築、做器具、雕刻等用,種子可榨油。亦稱“山槐”。

guī ㄍㄨㄟ

基本解釋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圓)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木,食之多力。”

櫰的國語辭典解釋

huái ㄏㄨㄞˊ

詳細解釋

葉大色黑的槐樹。

《爾雅 · 釋木》:“櫰,槐大葉而黑。”晉 · 郭璞 · 注:“槐樹葉大色黑者名為櫰。”

櫰的兩岸詞典解釋

huái ㄏㄨㄞˊ

詳細解釋

植物名。落葉喬木。葉大、色黑的槐樹。莢果扁平,長橢圓形。木材質地堅硬細密,供建築及做器具、雕刻等用。種子可榨油。也作“山合歡”、“山槐”、“夜合歡”。

櫰字的翻譯

カイ エ 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