歭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í zhì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B6D CJK 基本漢字

⽌ 部

10 畫

6 畫

左右結構

2121121124

chí,zhì

ci4

2414.1

U+6B6D

E6ADAD

YMGDI

HFFY

歭字概述

〔歭〕字拚音是(chí,zh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歭〕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止寺)組成。

〔歭〕字倉頡碼是YMGDI,五筆是HFFY,四角碼是2414.1

〔歭〕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6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501,UTF8:E6ADAD

歭的意思

zhì ㄓˋ

基本解釋

儲備:“魯人三郊三隧,~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

chí ㄔˊ

基本解釋

〔~䠧〕古同“踟躕”,徘徊不前的樣子。

歭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í ㄔˊ

詳細解釋

歭躇:徘徊不前的樣子。

《說文解字 · 止部》:“歭,躇也。”清 · 段玉裁 · 注:“歭躇為雙聲字,此以躇釋歭者,雙聲互訓也。”

歭的兩岸詞典解釋

zhì ㄓˋ

詳細解釋

《書》儲備。

臣領孤軍,內無儲歭,外無應援(《宋史‧卷一一八‧張開列傳》)。

chí ㄔˊ

詳細解釋

參見【歭躇】。

歭字的翻譯

チ 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