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字的意思和解釋

xùn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B89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6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354352511

xùn

seon1

1722.0

U+6B89

E6AE89

MNPA

GQQJ

殉字概述

〔殉〕字拚音是(xù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殉〕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歹旬)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殉〕字倉頡碼是MNPA,五筆是GQQJ,四角碼是1722.0

〔殉〕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8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529,UTF8:E6AE89

〔殉〕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殉的意思

xùn ㄒㄩㄣˋ

基本解釋

古代用人或物隨葬。~葬。

為某種目的而犧牲生命。~國。~節。~難( nàn )。~情。~職。~道(指為堅持某種信仰或理論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歹(本作歺),旬聲。歺( è ),剔過肉剩下的骨頭,常與“死亡”有關。本義:殉葬;以人從葬。

2.同本義。

,用人送死也。 《玉篇》王縊於芋尹申亥氏。 申亥以其二女而葬之。 《左傳》死者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乎哉。 《禮記 · 檀弓下》與城為 清 · 全祖望《梅花嶺記》

殉死;殉葬。

be buried alive with;

3.獻身或喪生。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物。 《莊子 · 讓王》

殉義(為道義而死);殉財(為財而死);殉物(為追求物質利益而死);殉身(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獻身)

sacrifice;

4.貪,追求。

遊子高位於生前,誌士思重名於身後。 晉 · 陸機《豪士賦序》

殉私(謀求私利);殉業(專心致誌於學業或功業)

be greedy for;

5.祈求 。

殉吉(祈求吉祥)

seek;

6.隨;跟從。

將複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之。 《孟子》。趙岐注:“殉,從也。”

殉沒(舍身以追隨死者);殉義(遵從道義)

follow;

名詞

從葬的人 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墨子》

man buried alive with the dead;

殉的國語辭典解釋

xùn ㄒㄩㄣˋ

詳細解釋

1.用人或器物陪葬。

《禮記 · 檀弓下》:“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南朝梁 · 劉勰《文心雕龍 · 哀吊》:“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贖。”

2.為達某種目的、理想而犧牲生命。

《孟子 · 盡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文選 · 江淹 · 雜體詩 · 鮑參軍》:“殉義非為利。”

殉國、殉職。

3.貪求、追求。

《文選 · 陸機 · 豪士賦序》:“遊子殉高位於生前,誌士思垂名於身後。”

殉的兩岸詞典解釋

xùn ㄒㄩㄣˋ

詳細解釋

1.古代用活人或俑、財物、器具等陪葬。

殉葬。

2.為某種理想或追求而犧牲生命。

殉難、殉情、以身殉職。

殉字的翻譯

die for cause, be martyr for

für jemanden sein Leben einsetzen

convoiter, enterrer avec un mort, sacrifier, s'entendre avec, être d'accord avec

ジュン シュン エン したが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