殠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òu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BA0 CJK 基本漢字

⽍ 部

14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13543251111344

chòu

cau3

1623.4

U+6BA0

E6AEA0

MNHUK

GQTY06 GQTD98 GQTD86

殠字概述

〔殠〕字拚音是(chò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歹臭)組成。

〔殠〕字倉頡碼是MNHUK,五筆是GQTY06 GQTD98 GQTD86 ,四角碼是1623.4

〔殠〕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A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552,UTF8:E6AEA0

殠的意思

chòu ㄔㄡˋ

基本解釋

同“”,腐臭氣味:“昔帝堯之葬也……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

詳細解釋

腐臭的氣味。

,腐氣也。 《說文》,物傷氣也。 《玉篇》冒頓單於,得 漢美食好物,謂之臭。 《漢書 · 楊敞傳》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 《漢書 · 楊王孫傳》

殠惡(腐臭粗劣)

stink;

殠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òu ㄔㄡˋ

詳細解釋

腐惡的臭氣。

《說文解字 · 歺部》:“殠,腐氣也。”《漢書 · 卷六七 · 楊王孫傳》:“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殠。”

xiù ㄒㄧㄡˋ

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殠的兩岸詞典解釋

chòu ㄔㄡˋ

詳細解釋

《書》腐惡的臭氣。

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殠(《漢書‧卷六十七‧楊王孫傳》)。

殠字的翻譯

シュウ キュウ ク シュ にお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