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6BD6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9 畫

5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53545434

bei3

2133.1

U+6BD6

E6AF96

PPPH

XXNT

毖字概述

〔毖〕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毖〕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比必)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毖〕字倉頡碼是PPPH,五筆是XXNT,四角碼是2133.1

〔毖〕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D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606,UTF8:E6AF96

〔毖〕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毖的意思

bì ㄅㄧˋ

基本解釋

謹慎。懲前~後(接受過去失敗的教訓,以後小心不重犯)。

操勞:“無~於恤”。

古同“”,泉水冒出流淌的樣子。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比,必聲。本義:謹慎。

2.同本義。

,慎也。 《說文》汝劼殷獻臣。 《書 · 酒誥》予其懲而後患。 《詩 · 周頌 · 小毖》

毖重(慎重);毖慎(慎重)

cautious;

3.假借為“”。泉水湧流的樣子。

比泉水。 《詩 · 邶風 · 泉水》溫泉湧而自浪。 左思《魏都賦》

gushing from a spring;

毖的國語辭典解釋

bì ㄅㄧˋ

詳細解釋

1.謹慎。

《書經 · 畢命》:“毖殷頑民,遷於洛邑。”唐 · 孔穎達 · 正義:“惟殷頑民,恐其叛亂,故徒於洛邑。”

懲前毖後。

2.辛勞。

《書經 · 大誥》:“無毖於恤,不可不成。”唐 · 孔穎達 · 正義:“言無勞於征伐之憂也。”

泉水流動的樣子。

《詩經 · 邶風 · 泉水》:“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漢 · 鄭玄 · 箋:“泉水流而入淇。”《文選 · 左思 · 魏都賦》:“溫泉毖湧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

毖的兩岸詞典解釋

bì ㄅㄧˋ

詳細解釋

謹慎。

懲前毖後。

毖字的翻譯

guard against, take care; caution

soin

ヒ つつし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