毲字的意思和解釋

duō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6BF2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8 畫

左右結構

545454543115

duō

zyut3

1241.4

U+6BF2

E6AFB2

EEEEU

CCCN06 CCCE98 CCCN86

毲字概述

〔毲〕字拚音是(duō),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毲〕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叕毛)組成。

〔毲〕字倉頡碼是EEEEU,五筆是CCCN06 CCCE98 CCCN86 ,四角碼是1241.4

〔毲〕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F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634,UTF8:E6AFB2

毲的意思

duō ㄉㄨㄛ

基本解釋

中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織的一種毛氈。

毲的國語辭典解釋

duó ㄉㄨㄛˊ

詳細解釋

古代蠻夷所編的毛織品。

《集韻 · 入聲 · 末韻》:“毲,蠻夷織毛罽也。”《後漢書 · 卷八六 · 南蠻西南夷傳 · 西南夷傳》:“知染采文繡,罽毲帛疊,蘭幹細布,織成文章綾錦。”

毲的兩岸詞典解釋

duó ㄉㄨㄛˊ

詳細解釋

《書》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編織的毛織品。

知染采文繡,罽毲帛疊(《後漢書‧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

毲字的翻譯

タツ タ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