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字的意思和解釋

cuì qiāo xiā

⽑部 共12畫 品字結構 U+6BF3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2 畫

8 畫

品字結構

會意字

311531153115

cuì,qiāo,xiā

ceoi3

2071.4

U+6BF3

E6AFB3

HUHUU

TFNN06 EEEB98 TFNN86

毳字概述

〔毳〕字拚音是(cuì,qiāo,xiā),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毳〕字結構是品字結構,可拆解為(⿱毛㲎)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毳〕字倉頡碼是HUHUU,五筆是TFNN06 EEEB98 TFNN86 ,四角碼是2071.4

〔毳〕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F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635,UTF8:E6AFB3

〔毳〕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毳的意思

cuì ㄘㄨㄟˋ

基本解釋

〔~毛〕醫學上指人體表麵除頭發、陰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細毛。俗稱“寒毛”。

鳥獸的細毛。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從三毛。本義:鳥獸的細毛。

2.同本義。

,獸細毛也。 《說文》,細羊毛也。 《字林》共其為氈。 《周禮 · 掌皮》羊冷毛而 《禮記 · 內則》

毳褐(毛織的僧衣);毳簾(毛織的簾子);毳羽(羽毛)

fine hair on animals;

3.指獸毛皮 。

毳裘(毛皮衣服);毳冕(毳衣和冕);毳衣(皮裘;又指古代天子、大夫的禮服之一。用毛布製成)

fur;

4.鳥獸毛經過加工而製成的毛製品。

毳殿,毳帳(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毳幔(毳帳);毳錦(一種精美的毛織物)

wool fabric;

毳的國語辭典解釋

cuì ㄘㄨㄟˋ

詳細解釋

鳥獸的細毛。

《說文解字 · 毳部》:“毳,獸細毛也。”唐 · 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飲》詩:“見輕吹鳥毳,隨意數花須。”唐 · 白居易《青氈帳二十韻》:“合聚千羊毳,施張百子弮。”

1.脆弱、不堅韌。

《荀子 · 議兵》:“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

2.食物酥鬆。

《漢書 · 卷七四 · 丙吉傳》:“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蕩,數奏甘毳食物。”

毳的兩岸詞典解釋

cuì ㄘㄨㄟˋ

詳細解釋

1.《書》鳥獸的細毛。

鳥毳、毳毛、毳縷。

2.《書》指毛織物。

毳錦、毳衣、荷旃被毳。

3.《書》脆弱;不堅韌。通“”。

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荀子‧議兵》)。

4.《書》食物酥鬆,容易咬碎。通“”。

甘毳。

5.姓。

毳字的翻譯

fine hair or fur on animals

duvet, poil fin sur les oiseaux ou les animaux

ゼイ セイ カツ ケチ セツ セチ セ むくげ け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