汃字的意思和解釋

bīn

⺡部 共5畫 左右結構 U+6C43 CJK 基本漢字

⺡ 部

5 畫

2 畫

左右結構

44134

bīn,pà,pā

3810.0

U+6C43

E6B183

EC

IWY

汃字概述

〔汃〕字拚音是(bīn,pà,pā),部首是⺡部,總筆數是5畫

〔汃〕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八)組成。

〔汃〕字倉頡碼是EC,五筆是IWY,四角碼是3810.0

〔汃〕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4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15,UTF8:E6B183

汃的意思

bīn ㄅㄧㄣ

基本解釋

古代西極水名。

pà ㄆㄚˋ

基本解釋

〔澎~〕波浪衝擊聲,如“漢棧罷囂闐,獠江息~~。”

詳細解釋

象聲詞

1.水波相擊聲 。

汃汃(水光閃動的樣子)

clap;

2.另見 pā。

pā ㄆㄚ

基本解釋

方言,爛熟,疲軟。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方〉∶爛熟;疲軟。

物及地之濕者謂之 明 · 嶽元聲《方言據》

thoroughly ripe;

2.另見 pà。

汃的國語辭典解釋

pà ㄆㄚˋ

詳細解釋

形容波濤相激蕩的聲音。

《文選 · 張衡 · 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唐 · 李善 · 注:“砏汃輣軋,波相激之聲也。”唐 · 韓愈、孟郊《征蜀聯句》:“獠江息澎汃,戍寒絕朝乘。”

bīn ㄅㄧㄣ

詳細解釋

1.古代傳說中西方極遠處的河川。《說文解字 · 水部》:“汃,西極之水也”。

2.古代西方極遠的國家。

《說文解字 · 水部》:“汃,《爾雅》曰:‘西至汃國,謂四極。’”《廣韻 · 平聲 · 真韻》:“汃,西方極遠之國。”

汃的兩岸詞典解釋

pà ㄆㄚˋ

詳細解釋

《書》擬聲詞。模擬波濤相互激蕩的聲音。

獠江息澎汃,戍寒絕朝乘(唐 · 韓愈、孟郊《征蜀聯句》)。

汃字的翻譯

ハツ ハチ ヒ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