汆字的意思和解釋

cuān

⼊部 共6畫 上下結構 U+6C46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6 畫

2 畫

上下結構

342534

cuān

cyun1

8023.2

U+6C46

E6B186

OE

TYIU

汆字概述

〔汆〕字拚音是(cuā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汆〕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入水)組成。

〔汆〕字倉頡碼是OE,五筆是TYIU,四角碼是8023.2

〔汆〕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4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18,UTF8:E6B186

〔汆〕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汆的意思

cuān ㄘㄨㄢ

基本解釋

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在開水裏稍微一煮。~丸子。~蘿卜。

方言,燒水用的金屬器具,能很快地把水煮開。~子。水~兒。

詳細解釋

動詞

1.一種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裏稍微一煮 。

鯽魚汆湯;汆丸子。

quick-boil;

2.引申為把東西丟到水裏或人鑽入水中。

所以才幾天就擱下來了,眼睜睜了它媽一大堆錢進去。 沙汀《淘金記》

dip;

汆的國語辭典解釋

tǔn ㄊㄨㄣˇ

詳細解釋

1.漂流。

《字匯 · 水部》:“汆,水推物也。”明 · 無名氏《白兔記 · 第二出》:“淺水灘 頭,汆下一個坐婆來。”

2.用油炸。

清 · 徐珂《清稗類鈔 · 飲食類 · 汆豬肉皮》:“豬肉皮略泡,入沸油汆之。”

油汆豆腐、油汆花生。

cuān ㄘㄨㄢ

詳細解釋

一種烹飪方法。將食物放入沸水中煮一下,隨即取出,以防食物養分因高溫烹調而流失,或食物本身變老、變黃。

汆丸子、汆羊肉。

汆的兩岸詞典解釋

cuān ㄘㄨㄢ

詳細解釋

1.一種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到開水鍋裏稍微煮一下。

汆丸子。

2.汆子。用薄鐵皮做的筒狀燒水用具,近筒口處有提梁或握柄,可直接在爐灶中加熱。

3.用汆子燒水。

在煤球爐上汆一汆子水。

tǔn ㄊㄨㄣˇ

詳細解釋

1.物體在水麵上漂流。

2.用油炸。

油汆花生。

汆字的翻譯

to parboil; hot water kettle; to boil

in siedendem Wasser kurz kochen (V)

ébullition rapide, faire bouillir pendant une courte péri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