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字的意思和解釋
汪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6C6A CJK 基本漢字
汪字概述
〔汪〕字拚音是(wāng,wǎng,hó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汪〕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王)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汪〕字倉頡碼是EMG,五筆是IGG,四角碼是3111.4。
〔汪〕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6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54,UTF8:E6B1AA。
〔汪〕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汪的意思
汪 wāng ㄨㄤ
基本解釋
①深廣。~洋大海。
②液體聚集在一個地方。地上~著水。~~(①眼裏充滿眼淚的樣子;②象聲詞,形容狗叫聲)。
③量詞,用於液體。一~水。
④姓。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水,王聲。本義:深廣的樣子。
2.同本義。
汪,深廣也。 《說文》汪是土也。 《國語 · 晉語》。注:“大貌。”澤汪濊。 《漢書 · 禮樂誌》汪汪若千頃陂。 《後漢書 · 班彪傳》
汪波(盈盈水波);汪汪(水寬廣的樣子);汪浵(水深的樣子);汪流(水深的樣子);汪然(深廣的樣子);汪茫(氣勢廣大的樣子;廣闊無邊的樣子);汪翔(廣博)
vast;
3.淚汪汪的,含淚多的 。
汪浪(淚流不止的樣子);汪然(形容淚多的樣子);汪漾(淚多的樣子)
tearful;
4.彎曲的。
曲則全,汪則正。 《馬王堆漢墓帛書》
bent;
名詞
1.池。指汙濁的小水坑。
渟水曰汪。 《通俗文》屍之周氏之汪。 《左傳 · 桓公十五年》
汪坑(水坑,池沼)
puddle;
2.古地名。故地約在今陝西省白水縣境。
伐秦,取 汪及 彭衙而還。 《左傳》
Wang;
3.姓。
動詞
◎液體聚集在一起 。
湯裏汪著油。
(of liguids)accumulate; collect;
象聲詞
◎狗叫聲 汪的一口,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西遊記》
bark;
量詞
◎用於液體 。
一汪兒水;一汪血。
puddle; pool;
汪的國語辭典解釋
汪 wāng ㄨㄤ
詳細解釋
形
◎水深而廣。
《說文解字 · 水部》:“汪,深廣也。”
汪洋大海。
名
1.池。
《左傳 · 桓公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晉 · 杜預 · 注:“汪,池也。”《西遊記 · 第四二回》:“穿通兩腿刀尖出,血注成汪皮肉開。”
2.量詞。用於停聚一處的液體。
一汪秋水、一汪血。
3.姓。如春秋時魯國有汪踦。
狀
◎形容狗叫聲。
那兒有隻小狗正汪汪的叫個不停。
動
◎液體積聚。
《金瓶梅 · 第七五回》:“從早辰吃了口清茶,還汪在心裏!”《紅樓夢 · 第三一回》:“地下的水淹著床腿,連席子上都汪著水。”
汪的兩岸詞典解釋
汪 wāng ㄨㄤ
詳細解釋
1.水深而廣。
汪洋。
2.水積聚的地方。
前麵有個水汪、泡在泥水汪裏搶修公路。
3.水積聚。
地麵上汪著髒水、眼睛裏汪滿了淚花。
4.擬聲詞。模擬狗叫的聲音。
鄰居家的狗汪汪亂叫、汪的一聲狗叫,把孩子嚇哭了。
5.量詞。用於計算液體。
兩汪眼淚、這裏積了一汪濁水。
6.姓。
汪字的翻譯
vast, extensive, deep; surname
Schlamm (S), Wang (Eig, Fam)
s'accumuler, stagner, vaste et profond
オ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