汭字的意思和解釋
汭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6C6D CJK 基本漢字
汭字概述
〔汭〕字拚音是(ruì,tū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汭〕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內)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汭〕字倉頡碼是EOB,五筆是IMWY,四角碼是3412.7。
〔汭〕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6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57,UTF8:E6B1AD。
〔汭〕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汭的意思
汭 ruì ㄖㄨㄟˋ
基本解釋
◎河流會合的地方或河流彎曲的地方。
詳細解釋
名詞
1.兩條水流匯合處。
汭,水相入也。 《說文》氂降二女於媯汭。 《書 · 堯典》。注:“水所入曰汭。”令尹子常以舟師及 沙汭而還。 《左傳 · 昭公二七年》
confluence of streams;
2.河流、湖泊的彎處。
館於洛汭。 《左傳 · 昭公元年》虢公敗戎於 渭汭。 《左傳》。 杜預注:“水之隈曲曰汭。”
river bends;
3.水濱。
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水汭,令半濟而擊之,利。 《孫子》。唐 · 杜牧注:“水內乃汭也,誤為內耳。”
bank;
4.水流之北。
弱水既西,涇屬 渭汭。 《書 · 禹貢》。 孔傳:“水北曰汭。”
north of a River;
5.水名。
Rui River;
6.在山西省永濟縣境。西流注於黃河,傳說即舜納二妃處。
7.在江西鉛山縣境,為上饒江支流。
8.涇水支流,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南,至甘肅涇川縣流入涇水。
汭的國語辭典解釋
汭 ruì ㄖㄨㄟˋ
詳細解釋
名
1.河水彎曲的地方或兩條河會合之處。
《說文解字 · 水部》:“汭,水相入貌。”《書經 · 禹貢》:“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
2.水邊。
《文選 · 木華 · 海賦》:“若乃雲錦散文於沙汭之際,綾羅被光於螺蚌之節。”
3.河川名:(1) 位於大陸地區山西省永濟縣境內,西流注入黃河。(2) 大陸地區涇水支流,至甘肅省涇川縣流入涇水。
汭的兩岸詞典解釋
汭 ruì ㄖㄨㄟˋ
詳細解釋
1.《書》河流匯合或彎曲的地方。
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書經‧禹貢》)。
2.《書》水涯;水邊。
若乃雲錦散文於沙汭之際,綾羅被光於螺蚌之節(《文選‧木華‧海賦》)。
汭字的翻譯
confluence of two streams; bend
ゼイ ゼツ トン ズイ ネ ネチ 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