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字的意思和解釋

gān hàn

⺡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6CD4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5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12211

gān,hàn

gam1

3417.0

U+6CD4

E6B394

ETM

IAFG06 IFG98 IAFG86

泔字概述

〔泔〕字拚音是(gān,h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泔〕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甘)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泔〕字倉頡碼是ETM,五筆是IAFG06 IFG98 IAFG86 ,四角碼是3417.0

〔泔〕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D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860,UTF8:E6B394

〔泔〕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泔的意思

gān ㄍㄢ

基本解釋

〔~水〕洗過米或洗碗洗菜用過的水。

詳細解釋

名詞

淘米水,洗過米的水 周謂潘曰泔。從水,甘聲,淅米汁也。——《說文》有水濁如泔。——蘇軾《東湖》

water from washing rice;

泔的國語辭典解釋

gān ㄍㄢ

詳細解釋

淘米的水。

宋 · 蘇軾《鳳翔八觀詩 · 東湖》:“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一種調理食物的方法。用米汁浸漬食品。

《荀子 · 大略》:“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門人曰:‘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參見“泔淡”條。

泔的兩岸詞典解釋

gān ㄍㄢ

詳細解釋

1.淘米、洗菜、刷鍋等用過的水。

2.一種將食物用米汁浸漬的調理方法。

泔字的翻譯

water from washing rice to boil thick, as gruel

résidus provenant du rinçage du riz

カン ゴン あまい しろみず に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