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字的意思和解釋
洽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6D3D CJK 基本漢字
洽字概述
〔洽〕字拚音是(qià,hé),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洽〕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合)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洽〕字倉頡碼是EOMR,五筆是IWGK,四角碼是3816.1。
〔洽〕字統一碼UNICODE是U+6D3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965,UTF8:E6B4BD。
〔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洽的意思
洽 qià ㄑㄧㄚˋ
基本解釋
①跟人聯係,商量。麵~。接~。
②諧和。融~。
③廣博,周遍。博識~聞。
④沾濕,浸潤。內~五髒。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水,合聲。本義:沾濕,浸潤。
2.同本義。
洽,沾也。 《說文》仁洽道豐。 張衡《東京賦》是澤南洽而威北暢也。 《漢書 · 終軍傳》內洽五藏。 《淮南子 · 要略》
洽濡(沾濕,滋潤);洽潤(潤澤);洽衿(沾濕衣襟)
soak;
3.合,符合。
以洽百禮。 《詩 · 小雅 · 載芟》則無以祖洽於眾也。 《禮記 · 仲尼燕居》
洽願(稱心如願);洽意(合意;中意);洽悉(與事切合而詳盡)
fit; suit;
4.商量,協商意見 。
洽辦;麵洽;洽商。
consult with; arrange with;
5.假借為“给”。供應。
不洽而爟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 《商君書 · 兵守》
supply;
形容詞
1.周遍;廣博。
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班固《西都賦》。注:“洽,遍也。”
洽化(普遍受到薰陶教化);恰聞(見識廣博);洽人(學識淵博的人);洽客(廣見博聞者);洽浹(廣博;周遍)
extensive;
2.和諧;融洽。
洽比其鄰。 《詩 · 小雅 · 正月》民之洽也。 《詩 · 大雅 · 板》
洽平(太平盛世,四方融洽);洽同(協和統一);洽和(和睦); 洽悅(和睦歡樂)
harmonious; uniform; in harmony;
洽的國語辭典解釋
洽 qià ㄑㄧㄚˋ
詳細解釋
動
1.浸潤、沾濕。
《說文解字 · 水部》:“洽,沾也。”晉 · 王嘉《拾遺記 · 卷五》:“帝彌思求,終不複見,涕泣洽席。”
2.深入。
《書經 · 大禹謨》:“好生之德,洽於民心。”
3.合、會合。
《詩經 · 周頌 · 載芟》:“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
4.和睦、協調。
晉 · 陶淵明《答龐參軍詩》:“歡心孔洽,棟宇惟鄰。”
融洽。
5.商量、商談。
洽商、接洽、洽租。
形
◎廣博、周遍。
《後漢書 · 卷二七 · 杜林傳》:“林從竦受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博識洽聞。
洽的兩岸詞典解釋
洽 qià ㄑㄧㄚˋ
詳細解釋
1.和諧;和睦。
融洽、歡洽、款洽、感情不洽。
2.接洽;交換意見。
商洽、麵洽、洽談。
3.《書》周遍;廣博。
林從竦受學,博洽多聞(《後漢書‧卷二十七‧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杜林》)。
洽字的翻譯
to blend with, be in harmony; to penetrate; to cover; a river in Shenxi
gewähren, Übereinstimmung (S), Schließer (S)
être en accord, discuter
コウ ギョウ あまねし うるお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