浹字的意思和解釋

jiā xiá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D79 CJK 基本漢字

⺡ 部

10 畫

7 畫

左右結構

4411343434

jiā,xiá

zip3

3413.8

U+6D79

E6B5B9

EKOO

IDWW

浹字概述

〔浹〕字拚音是(jiā,xiá),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浹〕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夾)組成。

〔浹〕字倉頡碼是EKOO,五筆是IDWW,四角碼是3413.8

〔浹〕字統一碼UNICODE是U+6D7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025,UTF8:E6B5B9

浹的意思

jiā ㄐㄧㄚ

基本解釋

浸漬;透徹。《爾雅,釋言》:“浹,徹也。”

通達;透過。《荀子•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周匝。《小爾雅•廣言》:“浹,匝也。”

遍及;滿。《説文新附•水部》:“浹,洽也。”

融洽。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詳細解釋

1.形聲。從水,夾聲。本義:溼透。

2.同本義。

汗出背。 明 · 袁宏道《滿井遊記》

汗流浹背;浹髓淪肌,浹髓滄膚,浹淪肌髓(深入骨髓,浸透肌膚;喻感受深切)

saturate;

3.通達,理解。

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荀子》

understand;

形容詞

1.整個兒的。

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 《左傳 · 成公九年》

浹歲(一整年);浹時(一季);浹月(一個月);浹辰(十二天);浹旬(一旬,十天)

full;

2.融洽。

其歲九月,人吏和。 唐 ·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on friendly terms;

xiá ㄒㄧㄚˊ

基本解釋

〔浹渫〕水流廣大貌。《集韻•洽韻》:“浹,浹渫,水皃。”

浹的國語辭典解釋

jiá ㄐㄧㄚˊ

詳細解釋

1.透澈、浸透。

《淮南子 · 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後漢書 · 卷一〇 · 獻帝伏皇後傳》:“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2.通達。

《荀子 · 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3.循環一周。如天幹由甲日至癸日稱為“浹日”;地支由子日至亥日稱為“浹辰”。

融洽。

唐 ·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遍。

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一〇上 · 滇遊日記十二》:“山雨忽來,傾盆倒峽,浹地交流。”

浹的兩岸詞典解釋

jiá ㄐㄧㄚˊ

詳細解釋

1.《書》周遍;滿。

傾盆大雨,浹地交流。

2.《書》濕透;浸透。

汗流浹背。

3.《書》通流;透徹。

淪肌浹髓。

浹字的翻譯

saturate, drench; damp, wet

sättigen, durchtränken (V)

ショウ ソウ コウ ギョウ あまね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