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字的意思和解釋
渐
⺡部 共11畫 左中右結構 U+6E10 CJK 基本漢字
渐字概述
〔渐〕字拚音是(ji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渐〕字結構是左中右結構,可拆解為(⿰氵斬)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渐〕字倉頡碼是EKQL,五筆是ILRH,四角碼是3212。
〔渐〕字統一碼UNICODE是U+6E1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176,UTF8:E6B890。
〔渐〕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渐的意思
渐 jiàn ㄐㄧㄢˋ
基本解釋
①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逐~。~進。~~。~次。~悟。~冉(逐漸)。防微杜~。
②加劇。疾大~。
③疏導。~九川。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水,斬聲。本義:古水名。即今新安江及其下遊錢塘江。
2.古水名。
漸,漸水出 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說文》漸江,山海經謂之 浙江也。 《水經注 · 漸江水》。按,即今之 錢塘江,古大江與 錢塘江通。
Jian River;
3.征兆,跡象 。
漸不可長(剛露頭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許其發展滋長);防微杜漸。
omen;
副詞
1.逐漸。
亂花漸欲迷人眼。 唐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漸聞水聲。 宋 · 歐陽修《醉翁亭記》漸拍漸止。 《虞初新誌 · 秋聲詩自序》
漸次間(漸漸,逐漸);漸至佳境(漸入佳境。逐漸好轉或興味逐漸濃厚);漸積(逐漸發展,積聚)
gradually;
2.立刻。
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 《水滸傳》
immediately; at once; right away;
3.緩慢。
為變蓋漸。 [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slowly;
動詞
1.疏導河川。
漸九川。 《史記》
dredge;
2.加劇。
疾大漸。 《尚書》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 《書 · 顧命》。孔傳:“自歎其疾大進篤,惟危殆。”汝寒溫不節,虛實失度,病由饑飽、色欲、精慮、煩散,非天非鬼,雖漸,可攻也。 《列子》
aggravate;
3.成長;滋長。
自下之漸。 明 · 高啟《書博雞者事》
漸包(漸苞。不斷滋長;叢生)
grow;
4.另見 jiān。
渐 jiān ㄐㄧㄢ
基本解釋
①浸。~漬。~洳(浸濕)。~染。~仁摩誼(用仁義之道感化教育人)。
②流入。東~於海。
詳細解釋
動詞
1.流入;入。
東漸於海。 《書 · 禹貢》
漸漸(流淌的樣子)
flow into;
2.淹沒,浸泡。
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荀子 · 勸學》淇水湯湯,漸車幃裳。 《詩 · 衛風 · 氓》漸,漬也。 《廣雅》是漸之也。 《荀子 · 議兵》漸之滫中。 《史記 · 三王世家》治大地漸台。 《史記 · 孝武紀》澤蘭漸被徑。 《文選 · 謝靈運 · 遊南亭詩》
漸浸(浸潤,漬染);漸涵(漸漬。猶浸潤。引申為漬染,感化);漸摩(漸磨。浸潤;教育感化);漸及(潤澤普及)
soak;
3.熏染,可染。
俗之漸民久。 《史記 · 貨殖列傳》
漸染(漬染;沾染);漸導(熏染,引導);漸濡(浸染,熏染)
contaminate;
4.欺詐。
上幽險則下漸詐矣。 《荀子 · 正論》
漸巧(詐偽);漸行(詐行,以欺詐行事);漸毒(欺詐);漸詐(欺詐)
cheat;
5.通“潛( qián )”。潛伏。
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 《荀子 · 修身》意豈將軍忘湛漸之火? 《漢書 · 穀永傳》
漸心(潛心);沉漸。
hide; conceal; lie low;
6.另見 jiàn。
渐字的翻譯
gradually
durchfeuchten, inspirieren , allmählich
progressivement, petit à petit, imbiber, se jeter dans (riviè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