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字的意思和解釋
渙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6E19 CJK 基本漢字
渙字概述
〔渙〕字拚音是(hu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渙〕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奐)組成。
〔渙〕字倉頡碼是ENBK,五筆是IQMD,四角碼是3713.4。
〔渙〕字統一碼UNICODE是U+6E1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185,UTF8:E6B899。
渙的國語辭典解釋
渙 huàn ㄏㄨㄢˋ
詳細解釋
動
◎離散、分散。
《詩經 · 周頌 · 訪落》:“將予就之,繼猶判渙。”南朝陳 · 徐陵《陳文皇帝哀冊文》:“九夷百越,雷隨風渙,北俘昆邪,西戡伊靬。”
形
1.散漫。
軍心渙散。
2.水流盛大的樣子。
《詩經 · 鄭風 · 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
副
◎盛大。
唐 · 柳宗元《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渙發大號,申明舊章。”
名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巽(☴)上。象風行於水上,波濤激動,散難釋險之義。
渙的兩岸詞典解釋
渙字的翻譯
scatter; scattered, dispersed; hexagram ䷺
ausbreiten, ausdehnen (V), ausufern (eines Flusses), über die Ufer treten
se disperser, se dissiper, répandre, disparaître
カン ケ カイ あきらか と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