滀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ù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6EC0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4155425121

chù,xù

cuk1

3016.3

U+6EC0

E6BB80

EYVW

IYXL

滀字概述

〔滀〕字拚音是(chù,x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滀〕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畜)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滀〕字倉頡碼是EYVW,五筆是IYXL,四角碼是3016.3

〔滀〕字統一碼UNICODE是U+6EC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352,UTF8:E6BB80

滀的意思

chù ㄔㄨˋ

基本解釋

積聚:“鏡湖~眾水。”

鬱結:“夫忿~之氣,散而不反。”

湍急:“~水高陵。”

詳細解釋

動詞

1.水積聚 。

滀水(蓄積的水);。

(of water)accumulate;

2.鬱結;聚集而不發泄 。

滀漯(聚集的樣子)

pent up;

形容詞

1.湍急。

水高陵。 《後漢書 · 公孫瓚傳》

rapid;

2.另見 xù。

xù ㄒㄩˋ

基本解釋

〔~仕〕越南地名。

詳細解釋

另見 chù。

滀的越南字釋義

“~仕” 越南地名。

滀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ù ㄔㄨˋ

詳細解釋

1.水停滯積聚。

宋 · 陸遊《稽山行》:“鏡湖滀眾水,自漢無旱蝗。”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八下 · 滇遊日記九》:“一出巃嵷山,滀為海子,流為高河,南至城東北。”

2.鬱結。

《莊子 · 達生》:“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

滀的兩岸詞典解釋

chù ㄔㄨˋ

詳細解釋

1.水停滯積聚。

鏡湖滀眾水,自漢無旱蝗(宋‧陸遊《稽山行》)。

2.《書》鬱結。

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莊子‧達生》)。

滀字的翻譯

a body of water

チ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