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字的意思和解釋

cáo cào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F15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11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12512212511

cáo,cào

cou4

3516.6

U+6F15

E6BC95

ETWA

IGMJ

漕字概述

〔漕〕字拚音是(cáo,c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曹)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漕〕字倉頡碼是ETWA,五筆是IGMJ,四角碼是3516.6

〔漕〕字統一碼UNICODE是U+6F1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437,UTF8:E6BC95

〔漕〕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漕的意思

cáo ㄘㄠˊ

基本解釋

利用水道轉運糧食。~運(舊時指國家從水道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接濟軍需)。~糧。~河。~渠。~船。

詳細解釋

動詞

(形聲。從水,曹聲。本義:通過水道運送糧食) 同本義。

,水轉穀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說文》。按,車運穀曰轉,水運穀曰漕。轉山東粟。 《史記 · 平準書》給軍。 《史記 · 蕭相國世家》穿渠通渭。 《漢書 · 武帝紀》關東穀。 《漢書 · 食貨誌》關東粟。 《史記 · 河渠記》

漕船(運輸官糧的船隻);漕糧(清初自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奉天等省征納白米,轉運京師,叫做“漕糧”)

transport by water;

名詞

可供運輸的河道 今日聽了這些話,心裏方才水落歸漕。——《紅樓夢》

canal;

漕的國語辭典解釋

cáo ㄘㄠˊ

詳細解釋

由水道轉運、輸送糧食。

《說文解字 · 水部》:“漕,水轉穀也。”《管子 · 輕重戊》:“齊即令隰朋漕粟於趙。”《文選 · 潘嶽 · 西征賦》:“浸決鄭白之渠,漕引淮海之 粟。”

漕糧。

1.河渠。

《文選 · 班固 ·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泛舟山東,控引淮、湖。”

2.地名。春秋時代衛國有漕邑。故址約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滑縣東南。

3.姓。如漢代有漕中叔。

zào ㄗㄠˋ

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漕的兩岸詞典解釋

cáo ㄘㄠˊ

詳細解釋

1.古代指以水道轉運、輸送糧食。

漕河、漕糧、漕運。

2.《書》溝渠。

通溝大漕。

3.姓。

漕字的翻譯

transport by water; canal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 par l'eau, canal, cours d'eau

ソウ ゾウ シュ こ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