漦字的意思和解釋
漦
⽔部 共15畫 半包圍結構 U+6F26 CJK 基本漢字
漦字概述
〔漦〕字拚音是(chí,tā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漦〕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𠩺水)組成。
〔漦〕字倉頡碼是JKME,五筆是FITI06 FTDI98 FITI86 ,四角碼是5823.2。
〔漦〕字統一碼UNICODE是U+6F2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454,UTF8:E6BCA6。
〔漦〕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漦的意思
漦 chí ㄔˊ
基本解釋
①魚等的涎沫:“卜請其~而藏之。”
②滲流。
詳細解釋
名詞
1.滲流。
漦,順流也。 《說文》卜請漦而藏之。 《國語 · 鄭語》。注:“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漦血也。 《漢書 · 五行誌》
seepage;
2.魚或龍之類的涎沫 。
漦龍(吐涎沫的龍。也稱作惡龍)
saliva of fish or dragon;
3.古水名。
漦,水名。 《說文》。 朱駿聲通訓定聲: 陝西乾州武功縣南有古 漦城,疑其地有 漦水。
the Chi River;
漦的國語辭典解釋
漦 lí ㄌㄧˊ
詳細解釋
動
◎順流。
《說文解字 · 水部》:“漦,順流也。”
名
◎龍或魚的唾液。
《國語 · 鄭語》:“卜請其漦而藏之,吉。”三國吳 · 韋昭 · 注:“漦,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文選 · 班固 · 幽通賦》:“震鱗漦於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漦的兩岸詞典解釋
漦字的翻譯
saliva; spittle; flowing downstream
Schleim (S)
aller avec le courant, mucus, crachat
シ ジ チ リ ギ ライ タイ サ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