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字的意思和解釋

kàng hāng

⽕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7095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4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3344135

kàng,hāng

kong3

9081.7

U+7095

E78295

FYHN

OYWN06 OYWN98 OYMN86

炕字概述

〔炕〕字拚音是(kàng,h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亢)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炕〕字倉頡碼是FYHN,五筆是OYWN06 OYWN98 OYMN86 ,四角碼是9081.7

〔炕〕字統一碼UNICODE是U+709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821,UTF8:E78295

〔炕〕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炕的意思

kàng ㄎㄤˋ

基本解釋

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台,下麵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席。火~。土~。

烤。把濕衣服放在火邊~一~。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火,亢聲。本義:幹,烘幹。

2.同本義。

,幹也。 《說文》,曝也。 《廣雅》火曰炙。 《詩 · 匏葉傳》陽而暴虐。 《漢書 · 五行誌》。

把濕褥子在炕上炕一炕。

bake or dry by the heat of a fire;

3.斷絕。

西揖彊秦之相,扼其咽,其氣,附其背而奪其位。 《漢書 · 揚雄傳下》

break off; cut off;

名詞

中國北方住宅裏用磚或土坯砌成,上麵鋪席,下有孔道和煙囪相通,可以燒火取暖的床。

客則鼾睡上矣。 明 · 魏禧《大鐵椎傳》

炕幔(炕前的簾子;遮擋炕上睡人的圍布);炕柴灶(北方一種與炕床相通的鍋灶,燒飯兼可取暖);炕幾(炕桌)

kang, a heatable brick bed;

形容詞

1.幹渴。

老牛嗬!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餓不了。 《中國民間故事選 · 牛郎配織女》

thirsty;

2.急躁。

華臣暴失義。 《漢書 · 五行誌》

炕暴(性情急躁橫暴)

irritable; irascible;

hāng ㄏㄤ

詳細解釋

動詞

1.張開。

守宮槐,葉晝聶宵 《爾雅》

open;

2.另見 kàng。

炕的國語辭典解釋

kàng ㄎㄤˋ

詳細解釋

大陸北方地區各地用磚或泥坯在屋裏砌成的臥榻。下有孔道,與煙囪相通,可生火取暖。

明 · 張自烈《正字通 · 火部》:“炕,北地暖床曰炕。”《兒女英雄傳 · 第八回》:“拉起襯衣裳的短襖來,擦了擦手,跳下炕來。”

烤、烘幹。

炕餅、炕肉。《詩經 · 小雅 · 瓠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句下 · 漢 · 毛亨 · 傳:炕火曰炙。唐 · 孔穎達 · 正義: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

炕的兩岸詞典解釋

kàng ㄎㄤˋ

詳細解釋

1.大陸北方地區睡眠用的土台。以土堆或磚砌成,下有孔道,與煙囪相通,冬天可燒火取暖。

2.烤;烘幹。

炕餅、炕肉、快把濕衣服炕一炕。

炕字的翻譯

the brick-bed in northern China

am Feuer erhitzen oder trocknen , aus Ziegeln gemauerte beheizbare Schlafbank , Ondol ("Fußbodenheizung")​ (S)

lit en briques, rôtir, sécher au feu

コウ かれる かわかす かわく あぶ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