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ì

⽕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7099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4 畫

上下結構

會意字

35444334

zhì

zek3

2780.9

U+7099

E78299

BF

QOU

炙字概述

〔炙〕字拚音是(zh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炙〕字結構是上下結構,造字法是會意字

〔炙〕字倉頡碼是BF,五筆是QOU,四角碼是2780.9

〔炙〕字統一碼UNICODE是U+709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825,UTF8:E78299

〔炙〕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炙的意思

zhì ㄓˋ

基本解釋

烤。~兔。焚~忠良。~手可熱(熱得燙手,喻權貴氣焰很盛)。

烤肉。膾~人口(美味人人愛吃,喻好的詩文、事物大家都稱讚)。

喻受到熏陶。親~(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誨或傳授)。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肉從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義:燒烤,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薰烤。

2.同本義。

,炮肉也。從肉,在火上。 《說文》。按,炮當作灼。火傍作庶為字,凡傅於火曰燔,母之而加於火曰,裹而燒者曰炮。柔者之,乾者燔之。 《顏氏家訓》毋嘬 《禮記 · 曲禮》。疏:“火灼曰炙。”以烹以 《禮記 · 禮運》置匕首魚之腹中。 《史記 · 刺客傳》有兔斯首,燔之之。 《詩 · 小雅 · 瓠葉》飲醇酒,肥牛。 《樂府詩集 · 西門行》

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魚(燒魚)

broil; roast;

3.燒灼人體。

翼侯 《韓非子 · 難言》胡巫上林中。 《漢書 · 戾太子傳》。注:“燒也。”而況於親之者乎。 《孟子》

炙麵(燒灼麵孔);炙灼(燒灼)

burn body;

4.曝曬。

野人有快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 《與山巨源絕交書》

炙灼(曝曬);炙浪(烤人的熱浪);炙陽(讓太陽曝曬)

expose to the sun;

5.受熏陶。

久仰芳名,無由親 《紅樓夢》

be nurtured;

6.中藥炮製法之一。把藥材與液汁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

甘草八分。 《紅樓夢》

a way of make Chinese medicine;

名詞

烤熟的肉食 把吃剩的殘羹冷炙,翻的各處都是。——《官場現形記》

roast meat;

炙的國語辭典解釋

zhì ㄓˋ

詳細解釋

1.燒烤、燒灼。

《詩經 · 小雅 · 瓠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炙手可熱。

2.受薰染、陶冶。

《孟子 · 盡心下》:“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烤熟的肉食。

《史記 · 卷八六 · 刺客傳 · 專諸傳》:“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

炙的兩岸詞典解釋

zhì ㄓˋ

詳細解釋

1.烤。

烈日炙人、炙手可熱。

2.烤熟的肉。

膾炙人口、殘羹冷炙。

3.中藥製法,把藥材與汁液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中。

蜜炙、炙甘草。

4.姓。

炙字的翻譯

roast, broil; toast; cauterize

grillen

faire rôtir

シャ セキ シャク ショ あぶ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