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字的意思和解釋
烽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0FD CJK 基本漢字
烽字概述
〔烽〕字拚音是(fē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烽〕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夆)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烽〕字倉頡碼是FHEJ,五筆是OTDH,四角碼是9785.4。
〔烽〕字統一碼UNICODE是U+70F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925,UTF8:E783BD。
〔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烽的意思
烽 fēng ㄈㄥ
基本解釋
◎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火( ➊ 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 ➋ 喻戰爭或戰亂)。~煙。~燧。~火台。~鼓(烽火和戰鼓,指戰爭)。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火,夆( fēng )聲。本義: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
2.同本義。
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 趙寇至,且入界。” 《史記 · 魏公子列傳》
烽警(報警的烽火)
signal fire; beacon fire;
3.指戰火 。
烽火連天(形容戰火到處燃燒);烽燹(戰火)
flames of war;
4.指烽火台 。
烽子(守衛烽火台的士兵);烽偵(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beacon tower;
5.泛指舉火。
後[許] 章坐走馬 上林下烽馳逐,免官。 《漢書》
fire;
烽的國語辭典解釋
烽 fēng ㄈㄥ
詳細解釋
名
◎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
《史記 · 卷一一七 · 司馬相如傳》:“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唐 · 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一八:“警急烽常報,傳聲檄屢飛。”
烽的兩岸詞典解釋
烽字的翻譯
signal fire; signal tower
feu d'alarme
ホウ フ コウ グ のろ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