煺字的意思和解釋
煺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17A CJK 基本漢字
煺字概述
〔煺〕字拚音是(tu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煺〕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退)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煺〕字倉頡碼是FYAV,五筆是OVEP06 OVPY98 OVEP86 ,四角碼是9783。
〔煺〕字統一碼UNICODE是U+717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050,UTF8:E785BA。
〔煺〕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煺的意思
煺 tuì ㄊㄨㄟˋ
基本解釋
◎宰殺的豬、雞等用滾水燙後去掉毛。~豬。~毛。
詳細解釋
名詞
◎把已宰殺的豬、雞等用滾開水燙後去掉毛 。
煺毛;煺豬。
scald in order to remove hairs or feathers(of pig, chicken,etc.);
煺字的翻譯
to scald meat in order to remove hair or feathers
タ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