熛字的意思和解釋

biāo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719B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5 畫

11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33412522111234

biāo

biu1

9189.1

U+719B

E7869B

FMWF

OSFI

熛字概述

〔熛〕字拚音是(biā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熛〕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票)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熛〕字倉頡碼是FMWF,五筆是OSFI,四角碼是9189.1

〔熛〕字統一碼UNICODE是U+719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083,UTF8:E7869B

〔熛〕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熛的意思

biāo ㄅㄧㄠ

基本解釋

飛迸的火焰:“士縱火焚西南,~延城中。”

燃燒:“覆滄海以沃~炭,有何不滅者哉?”

閃光:“海內雲蒸,雷動電~。”

疾速:“卒如~風。”

詳細解釋

名詞

1.火星迸飛,也指迸飛的火焰。

,火飛也。從火,票聲。 《說文》火烈林。 左思《吳都賦》百尺之寶,以突隙之焚。 《韓非子》

熛炭(燃燒著的炭火。熛:迸飛的火焰);熛火(火焰);熛矢(帶火的箭矢)

flying flame;

2.光。

海內雲蒸,雷動電摽。 《後漢書》。李賢注:“熛,光也。”

light;

3.通“”。暴風。

雷動至,星流霆擊。 《史記 · 司馬相如列傳》勝廣起,梁籍扇烈。 《漢書 · 敘傳下》

熛至(指疾風迅猛來臨。比喻來勢迅猛)

violent storm wind; whirlwind;

形容詞

1.迅疾。

氣衝鬱而起。 成公子安《嘯賦》

熛風(迅急的風);熛起(迅猛而起)

fast;

2.赤色 。

熛闕(赤色的宮闕)

red;

熛的國語辭典解釋

biāo ㄅㄧㄠ

詳細解釋

火焰。

《史記 · 卷九二 · 淮陰侯傳》:“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熛至風起。”《唐書 · 卷二二〇 · 東夷傳 · 高麗傳》:“士縱火焚西南,熛延城中,屋幾盡。”

迅速、疾速。

熛風。

突然、驟然。

熛起。

熛的兩岸詞典解釋

biāo ㄅㄧㄠ

詳細解釋

1.《書》火焰迸飛的樣子。

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熛至風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2.《書》迅疾。

暴熛激,揚塵埃(漢‧枚乘《梁王菟園賦》)、夏氣盛,其風熛以怒(晉‧楊泉《物理論》)。

熛字的翻譯

blaze

für, Funkeln

flamme, flambée, flamboiement, flamme dansante

ヒョウ はやい はやて とびひ